网络人际传播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人际传播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类研究中的热门研究,它是基于网络技术属性所衍生出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媒介平台进行教育互动。虚拟的媒介平台使得双方的视觉效果产生遮蔽,在此情况之下,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感知变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不能引起大学生的重视、网络异步传播方式是否制约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其内容通过网络媒介传播能不能很好的被大学生认同或者接受、如何获得真实有效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反馈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是网民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沟通行为及其效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引入了网络人际传播视域,试图找寻网络人际传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耦合之处。本文首先概述了能够借鉴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人际传播学相关理论。接着,分析了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影响,即对教育者、大学生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感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深入讨论了网络人际传播视域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其建议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升华,即要以大学生为本、感知大学生的需求和体验;要以网络技术为支持,教育内容的表达方式要显现出网络语言表达方式的魅力、教育方法应结合网络人际传播相关理论、教育网络媒介的更迭要跟上网络时代步伐;要以掌握网络话语权为目标,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容忽略,以网络教育传播反馈为推力,网络教育传播反馈是推动教育沟通与传递的重要环节。二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要有新思路,即重新定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并提出了对应的建设和保障机制。三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要有新创举,即要借鉴网络人际传播理论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利用网络技术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整合网络媒介载体资源形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要重视和利用反馈信息,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要重视网络媒介把关人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人际传播 建议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目的10-11
- 一、选题背景10
- 二、研究目的10-11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1-18
- 一、国外研究现状11-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6
- 三、研究述评16-18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18-21
- 一、研究方法18-19
- 二、研究思路19
- 三、创新点与不足19-21
- 第二章 网络人际传播理论及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37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21-23
- 一、网络人际传播21
- 二、网络媒介把关人21-22
-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2
-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22-23
- 第二节 网络人际传播理论概述23-27
- 一、网络人际传播的本质23-24
- 二、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24-25
- 三、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25-26
- 四、网络人际传播现象划分26-27
- 第三节 可借鉴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传播理论27-29
- 一、社会渗透理论27-28
- 二、基本人际关系导向理论28
- 三、社会判断理论28-29
- 第四节 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9-37
- 一、对教育者的影响29-31
- 二、对大学生的影响31-32
-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32-37
- 第三章 网络人际传播视域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37-57
- 第一节 思想认识要有新升华37-40
- 一、以大学生为本,整体感知大学生的需求和体验37-38
- 二、以网络技术为支持,教育的内容、方法、载体应显现网络技术属性38-39
- 三、以掌握网络话语权为目标,重视意见领袖作用39
- 四、以教育反馈为推力,提升教育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39-40
- 第二节 队伍建设要有新思路40-49
-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40-41
-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定位41-44
-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44-47
-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保障47-49
- 第三节 教育工作方法要有新创举49-57
- 一、借鉴网络人际传播理论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9-51
- 二、利用网络技术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51-53
- 三、整合网络媒介平台资源形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力53-54
- 四、重视和利用反馈信息,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54-55
- 五、重视网络媒介把关人作用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附录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友林;“非典”与人际传播的嬗变[J];公关世界;2003年08期
2 覃宁;;浅析人际传播在网络中的影响[J];新世纪论丛;2006年01期
3 滕晋;;关于广告中人际传播作用的思考[J];现代视听;2007年08期
4 张进;黄俊华;;网络时代的人际传播特点[J];新闻前哨;2007年09期
5 王怡红;;中国大陆人际传播研究与问题探讨(1978-2008)[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05期
6 殷晓蓉;忻剑飞;;当代美国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与趋势[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婷婷;赖翠琼;;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传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史晓燕;;论网络人际传播[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7期
9 熊萍;;网络人际传播中符号活力的回归与超越[J];求索;2010年05期
10 吴世文;;网络人际传播中手的功用及其影响[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雅洁;;人际传播中的语言误用[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2 曹国东;;话语圈:人际传播理论本土化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3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赵高辉;;圈子、想象与语境消解:微博人际传播探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5 张放;;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效果的实验研究[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6 励雯;杨超;;从人际传播角度谈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一峰;;“虚拟现实”之人际传播:浪漫ICQ[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关系学院 刘早;浅析当代大学生人际传播特点[N];许昌日报;2011年
2 胡翼青;首届中国人际传播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王静 中国传媒大学;人际传播如何影响创造者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中国传媒大学 徐敏;课堂教学应以人际传播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刘蒙之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方人际传播研究述评(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刘蒙之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方人际传播研究述评(之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张建荣;景区形象塑造不可忽视人际传播[N];中国旅游报;2012年
8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王彦;社交媒介不能替代人际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孙少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人际传播和传统大众传播研究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江作苏;网络世界离不开 “情理型”传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3G技术应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凡;论我国网络社会的人际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柏建波;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玉艳;关于网络人际传播本质的悖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晓菲;西方人际传播理论研究评析[D];武汉大学;2005年
6 孙琳;我国大陆地区人际传播研究评析[D];兰州大学;2007年
7 王丽辉;3G手机与人际传播[D];辽宁大学;2011年
8 牛炜玲;乡村社会人际传播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纪楠;从新浪微博看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及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郭敏;新媒体背景下的人际传播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人际传播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