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06:45
良好的公民意识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时代的主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随着网络渐渐具备了公共空间的职能,出现了公共领域的萌芽,网络与大学生公民意识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本文注重系统分析,通过阐明网络公共领域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中的角色扮演,以及当前网络公共领域发展水平对大学生公民意识产生的不良影响,对如何扬长避短地在网络空间里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提出有针对性的路径和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体部分如下:绪论。简述选题的缘起、背景、思路和意义等,述评国内外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一部分,研究基础理论,厘清相关概念。大学生公民意识就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和政治角色以及由此而来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认知,及其采取相应行动的意愿。网络公共领域是指由享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平等权利的公众通过网络提供的平台进行对话商谈,形成理性批判和共识,对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监约,能够推进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网络自治领域。第二部分,梳理公共领域的三个结构性要素:参与者、媒介以及理性批判和共识,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条件已基本具备...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1.选题的缘起
2.选题的背景
(二)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1.公共领域理论的研究基础
2.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基础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公民意识与公共领域理论概说
(一) 公民意识概说
1."公民"概念的历史溯源
2.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
3.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
(二) 公共领域概说
1.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2.公共领域的中国话语
(三) 公共领域和公民意识的关系
二、网络公共领域: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的新视角
(一) 公共领域的结构要素与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
1.公共领域的结构要素
2.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路径
(二) 网络公共领域与大学生公民意识之间的双向互动
1.网络公共领域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意义
2.大学生公民意识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影响
三、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现状
(一) 实然与应然:网络环境现状与成熟公共领域的差距
1.网络运作商业化与公共领域严谨批判的矛盾
2.网络表达情绪化与公共领域理性陈述的矛盾
3.网络信息虚拟化与公共领域普遍信任的矛盾
4.网络数字鸿沟与公共领域平等公平的矛盾
(二) 网络公共领域不成熟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消极影响
1.环境纷繁复杂,易催生错位的参与意识
2.法律监管不及,易形成错误的权责意识
3.网民口诛笔伐,易导致偏激的批判意识
四、运用网络公共领域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
(一) 树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理念
1.民主法治理念
2.自由平等理念
3.公平正义理念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具体内容
1.主体意识
2.权利义务意识
3.公德意识
4.参与意识
(三) 网络公共领域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路径
1.定位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公民个体身份,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2.深化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社群组织概念,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3.构建网络公共领域的规范体系,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4.加强网络公共领域的舆论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公共领域视角审视公民意识[J]. 曲丽涛.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2]青年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之路[J]. 李薇. 当代青年研究. 2010(05)
[3]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思考[J]. 严利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4)
[4]公民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初探[J]. 罗丽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01)
[5]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J]. 刘良. 长白学刊. 2009(01)
[6]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J]. 郑万通.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 2007(04)
[7]互联网: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 杨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2)
[8]公民意识及其教育诉求[J]. 吕红霞,杨正元.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3)
[9]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 张志安,沈国麟. 新闻记者. 2004(05)
[10]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性思考[J]. 欧世龙,刘小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0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 丁占英.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网络在我国公民意识觉醒和养成中的作用研究[D]. 彭健楠.西北大学 2009
[3]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现状与对策选择[D]. 仇晓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 郭芳芳.山西大学 2008
[5]网络传播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D]. 孙海燕.同济大学 2008
[6]论公民意识[D]. 马蓬勃.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8173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1.选题的缘起
2.选题的背景
(二)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1.公共领域理论的研究基础
2.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基础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公民意识与公共领域理论概说
(一) 公民意识概说
1."公民"概念的历史溯源
2.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
3.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
(二) 公共领域概说
1.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2.公共领域的中国话语
(三) 公共领域和公民意识的关系
二、网络公共领域: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的新视角
(一) 公共领域的结构要素与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
1.公共领域的结构要素
2.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路径
(二) 网络公共领域与大学生公民意识之间的双向互动
1.网络公共领域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意义
2.大学生公民意识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影响
三、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现状
(一) 实然与应然:网络环境现状与成熟公共领域的差距
1.网络运作商业化与公共领域严谨批判的矛盾
2.网络表达情绪化与公共领域理性陈述的矛盾
3.网络信息虚拟化与公共领域普遍信任的矛盾
4.网络数字鸿沟与公共领域平等公平的矛盾
(二) 网络公共领域不成熟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消极影响
1.环境纷繁复杂,易催生错位的参与意识
2.法律监管不及,易形成错误的权责意识
3.网民口诛笔伐,易导致偏激的批判意识
四、运用网络公共领域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
(一) 树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理念
1.民主法治理念
2.自由平等理念
3.公平正义理念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具体内容
1.主体意识
2.权利义务意识
3.公德意识
4.参与意识
(三) 网络公共领域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路径
1.定位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公民个体身份,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2.深化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社群组织概念,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3.构建网络公共领域的规范体系,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4.加强网络公共领域的舆论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公共领域视角审视公民意识[J]. 曲丽涛.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2]青年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之路[J]. 李薇. 当代青年研究. 2010(05)
[3]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思考[J]. 严利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4)
[4]公民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初探[J]. 罗丽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01)
[5]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J]. 刘良. 长白学刊. 2009(01)
[6]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J]. 郑万通.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 2007(04)
[7]互联网: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 杨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2)
[8]公民意识及其教育诉求[J]. 吕红霞,杨正元.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3)
[9]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 张志安,沈国麟. 新闻记者. 2004(05)
[10]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性思考[J]. 欧世龙,刘小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0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 丁占英.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网络在我国公民意识觉醒和养成中的作用研究[D]. 彭健楠.西北大学 2009
[3]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现状与对策选择[D]. 仇晓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 郭芳芳.山西大学 2008
[5]网络传播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D]. 孙海燕.同济大学 2008
[6]论公民意识[D]. 马蓬勃.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8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7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