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19:22
一流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体系完备成熟的标志,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目标。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流建设应突破路径依赖和制度同构,克服"大学理想自身矛盾性凸显""办学实践地方根植性不强""人才培养过程协同性不足""办学模式认同国际性缺乏"的困境。本文尝试立足于产教融合、校地互动、校城共生,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建设的若干路径,着力构建具有"中国心、泥土味、国际范、创业型"气质的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应用型大学之“型”
二、 一流应用型大学之“质”
三、 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之“困”
(一) 大学理想自身矛盾性凸显。
(二) 办学实践地方根植性不强。
(三) 人才培养过程协同性不足。
(四) 办学模式认同国际性缺乏。
四、 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
(一) 通过“角色塑造、制度支持、文化引领”加强社会资本经营,获得持久性品牌增值力。
1. 注重品牌塑造。
2. 优化制度环境。
3. 强化使命引领。
(二) 建立“需求导向、布局合理、动态优化”的特色专业集群,获得集约型人力资源开发力。
1. 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布局。
2. 以认证为抓手铸就一流品质。
(三) 建立“梯次发展、交叉融合、追求卓越”的学科支撑体系,获得立体化的科技创新力。
1. 整体布局,集群发展。
2. 重点发力,突显特色。
3. 跨界融合,追求卓越。
(四) 构建“能力为本、立体综合、灵活可变”的模块课程体系,获得高敏捷人才供给应变力。
1. 坚持能力为重。
2. 优化模块设计。
3. 提升课程品质。
(五) 实施“校企协同、双核强化、学做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主体性本土化根植力。
1. 校企协同。
2. 双核强化。
3. 学做相融。
(六) 打造“学术卓越、能力全面、结群发展”的高水平师资团队,获得内源性持续发展力。
1. 造就卓越品质。
2. 优化队伍结构。
3. 凝聚教师团队。
(七) 搭建“多元协同、支撑有力、融通共享”的教学科研平台,获得高可靠性资源整合力。
1. 建立现代产业学院。
2. 成立现代产业研究院。
3. 优化整合校内平台。
(八) 形成“面向世界、互学互鉴、交往交融”的开放办学格局,打造可辨识的国际影响力。
1. 培育大学领导力。
2. 推进模式创新。
3. 扩大物理连接。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 陈浩淼,刘宇陆,王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3)
[2]学术主导还是取法市场: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的进退与摇摆[J]. 刘振天. 高等教育研究. 2019(10)
[3]高等教育全球化对国际化的超越——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 张应强. 探索与争鸣. 2019(09)
[4]从政策到行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J]. 张应强. 江苏高教. 2019(09)
[5]应用型大学类型化的逻辑意蕴、建构机理与价值旨趣[J]. 丁建洋. 高校教育管理. 2019(04)
[6]论学科建设的高度与显示度[J]. 陈运超.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3)
[7]新型大学:“型”在何处[J]. 柳友荣,廖文秋. 重庆高教研究. 2017(04)
[8]“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J]. 周光礼. 大学教育科学. 2016(04)
[9]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J]. 蔡敬民,余国江. 中国高等教育. 2016(12)
[10]应用型大学结构与功能研究[J]. 史秋衡.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本文编号:3599382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应用型大学之“型”
二、 一流应用型大学之“质”
三、 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之“困”
(一) 大学理想自身矛盾性凸显。
(二) 办学实践地方根植性不强。
(三) 人才培养过程协同性不足。
(四) 办学模式认同国际性缺乏。
四、 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
(一) 通过“角色塑造、制度支持、文化引领”加强社会资本经营,获得持久性品牌增值力。
1. 注重品牌塑造。
2. 优化制度环境。
3. 强化使命引领。
(二) 建立“需求导向、布局合理、动态优化”的特色专业集群,获得集约型人力资源开发力。
1. 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布局。
2. 以认证为抓手铸就一流品质。
(三) 建立“梯次发展、交叉融合、追求卓越”的学科支撑体系,获得立体化的科技创新力。
1. 整体布局,集群发展。
2. 重点发力,突显特色。
3. 跨界融合,追求卓越。
(四) 构建“能力为本、立体综合、灵活可变”的模块课程体系,获得高敏捷人才供给应变力。
1. 坚持能力为重。
2. 优化模块设计。
3. 提升课程品质。
(五) 实施“校企协同、双核强化、学做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主体性本土化根植力。
1. 校企协同。
2. 双核强化。
3. 学做相融。
(六) 打造“学术卓越、能力全面、结群发展”的高水平师资团队,获得内源性持续发展力。
1. 造就卓越品质。
2. 优化队伍结构。
3. 凝聚教师团队。
(七) 搭建“多元协同、支撑有力、融通共享”的教学科研平台,获得高可靠性资源整合力。
1. 建立现代产业学院。
2. 成立现代产业研究院。
3. 优化整合校内平台。
(八) 形成“面向世界、互学互鉴、交往交融”的开放办学格局,打造可辨识的国际影响力。
1. 培育大学领导力。
2. 推进模式创新。
3. 扩大物理连接。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 陈浩淼,刘宇陆,王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3)
[2]学术主导还是取法市场: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的进退与摇摆[J]. 刘振天. 高等教育研究. 2019(10)
[3]高等教育全球化对国际化的超越——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 张应强. 探索与争鸣. 2019(09)
[4]从政策到行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J]. 张应强. 江苏高教. 2019(09)
[5]应用型大学类型化的逻辑意蕴、建构机理与价值旨趣[J]. 丁建洋. 高校教育管理. 2019(04)
[6]论学科建设的高度与显示度[J]. 陈运超.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3)
[7]新型大学:“型”在何处[J]. 柳友荣,廖文秋. 重庆高教研究. 2017(04)
[8]“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J]. 周光礼. 大学教育科学. 2016(04)
[9]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J]. 蔡敬民,余国江. 中国高等教育. 2016(12)
[10]应用型大学结构与功能研究[J]. 史秋衡.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本文编号:3599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9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