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范行为中的隐性范式
发布时间:2022-07-14 18:21
判定大学生的某种行为是否失范,社会公众和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参照标准选择的争议。大学生在判定自己或别人的某种行为是否失范时,参照得最多的是大学生群体的隐性范式而不是社会公众的显性范式,隐性范式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直接诱因。因此,研究大学生行为失范过程中的隐性范式与显性范式的关系、隐性范式的作用、生成和修正,有利于厘清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成因,促进大学生行为失范防控体系的构建。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隐性范式与显性范式的关系
(一)隐性范式与显性范式的区别
(二)隐性范式与显性范式的联系
二、隐性范式的作用
(一)隐性范式的诱导作用
(二)隐性范式的引导与制约作用
三、隐性范式的生成
四、隐性范式的修正
(一)个体层面
(二)群体层面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行为失范风险测评工具的选择与应用[J]. 仲稳山. 教育教学论坛. 2019(32)
[2]心理偏态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心理机制研究[J]. 仲稳山. 大学教育. 2019(07)
[3]高职学生失范行为的诱因与管控体系[J]. 仲稳山,杨成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8(06)
[4]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 杨明光. 南开学报. 2006(03)
[5]班级行为范式对个体行为与受欺负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J]. 雷雳,王燕,郭伯良,张雷. 心理学报. 2004(05)
本文编号:366164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隐性范式与显性范式的关系
(一)隐性范式与显性范式的区别
(二)隐性范式与显性范式的联系
二、隐性范式的作用
(一)隐性范式的诱导作用
(二)隐性范式的引导与制约作用
三、隐性范式的生成
四、隐性范式的修正
(一)个体层面
(二)群体层面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行为失范风险测评工具的选择与应用[J]. 仲稳山. 教育教学论坛. 2019(32)
[2]心理偏态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心理机制研究[J]. 仲稳山. 大学教育. 2019(07)
[3]高职学生失范行为的诱因与管控体系[J]. 仲稳山,杨成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8(06)
[4]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 杨明光. 南开学报. 2006(03)
[5]班级行为范式对个体行为与受欺负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J]. 雷雳,王燕,郭伯良,张雷. 心理学报. 2004(05)
本文编号:3661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616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