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0 19: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作为当代哲学一个重要范畴的主体间性也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多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既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多疑难问题的客观要求,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迫切需要。论文通过深入分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寻找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基础、动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取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路径。为深入推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有效的实践指导。论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问题贯穿论文始终,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正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界定了...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相关问题概述
    2.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解读
        2.1.1 主体、客体与主体性、主体间性
        2.1.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2.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简要回顾
        2.2.1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2.2.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绩及其局限性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基础
    3.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为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石
        3.1.2 科学发展观为转向提供了理论指导
        3.1.3 教育及德育理论的创新为转向提供了理论借鉴
    3.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实践基础
        3.2.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日趋完善
        3.2.2 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动因
    4.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内在原因
        4.1.1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上存在错位现象
        4.1.2 受教育者个人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
    4.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外部动因
        4.2.1 经济全球化及多元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4.2.2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4.2.3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压力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取向
    5.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工具化到人本化
        5.1.1 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5.1.2 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5.1.3 工具化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换
    5.2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单一性到多样化
        5.2.1 主客体间性下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5.2.2 主体间性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5.3 思政课教学形态:从灌输性到对话性
        5.3.1 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向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5.3.2 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向发展人的平等对话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路径
    6.1 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6.1.1 以人为本的理念
        6.1.2 和谐的理念
        6.1.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6.2.1 坚持导向性原则,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6.2.2 坚持整体性原则,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6.2.3 坚持发展性原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新
    6.3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6.3.1 红色影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
        6.3.2 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
        6.3.3 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6.4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6.4.1 理论素养与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
        6.4.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话语权
        6.4.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674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74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