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过程激励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04: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已经成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在高校间达到均衡分布,缩小不同地区高校资源的贫富差距,同时也可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提高利用率,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资源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认识到了共享的好处,而且随着科技发展,技术已不在成为制约高校之间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而言,其便利的传递性更使资源共享变得易于实现。然而,高校对于共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并不高,使高校间特别是实力不等高校间的资源共享一直未能有效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特点,以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为研究出发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中高校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高校资源共享的激励模型,指出了采用差异化服务策略的方案,对共享过程中各主体的收益进行调整,将各主体的效用与他人的贡献量和自己的努力程度相关联,实现共享主体在享用他人资源的同时,也会建设自己的资源并积极贡献,从而提高共享系统的有效性。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关理论
2.1.1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一般特征
2.1.2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经济属性
2.1.3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
2.2 资源共享相关理论
2.2.1 资源共享模型
2.2.2 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
2.2.3 资源共享的方式
2.3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2.3.1 委托代理关系
2.3.2 委托代理均衡契约
2.3.3 委托代理激励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行为分析
3.1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界定
3.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分析模型
3.2.1 数字化教育资源描述
3.2.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成本分析
3.2.3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效用描述
3.2.4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过程描述
3.3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边界分析
3.3.1 共享边界划分
3.3.2 共享效率与收益调整
3.4 基于双主体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过程实现
3.4.1 双主体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问题描述
3.4.2 共享可行性讨论
3.4.3 双方共享的博弈
3.4.4 共享收益对共享的影响
3.4.5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收益调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激励模型
4.1 激励模型的构建
4.2 无差异条件下的均衡分析
4.3 差异条件下的均衡分析及仿真
4.3.1 差异条件下的均衡存在性验证
4.3.2 个别资源匮乏主体对系统的影响分析
4.3.3 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
4.4 共享激励模型评价与应用策略
4.4.1 模型评价
4.4.2 模型应用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附录
本文编号:3760918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关理论
2.1.1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一般特征
2.1.2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经济属性
2.1.3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
2.2 资源共享相关理论
2.2.1 资源共享模型
2.2.2 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
2.2.3 资源共享的方式
2.3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2.3.1 委托代理关系
2.3.2 委托代理均衡契约
2.3.3 委托代理激励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行为分析
3.1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界定
3.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分析模型
3.2.1 数字化教育资源描述
3.2.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成本分析
3.2.3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效用描述
3.2.4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过程描述
3.3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边界分析
3.3.1 共享边界划分
3.3.2 共享效率与收益调整
3.4 基于双主体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过程实现
3.4.1 双主体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问题描述
3.4.2 共享可行性讨论
3.4.3 双方共享的博弈
3.4.4 共享收益对共享的影响
3.4.5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收益调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激励模型
4.1 激励模型的构建
4.2 无差异条件下的均衡分析
4.3 差异条件下的均衡分析及仿真
4.3.1 差异条件下的均衡存在性验证
4.3.2 个别资源匮乏主体对系统的影响分析
4.3.3 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
4.4 共享激励模型评价与应用策略
4.4.1 模型评价
4.4.2 模型应用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附录
本文编号:3760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609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