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13:25
本文关键词: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丽中国,是我党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目标作出的富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诗意表达,它是党和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并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固然需要制度顶层设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全民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生态意识的养成。公民生态意识的养成,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关键所在,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伟大的事业呼唤优秀的建设者。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其生态意识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未来社会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状况,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拥护者、推动者、垂范者和实践者,因此,必须抓好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本文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研究,意在引导大学生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从而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的顺利进行。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内涵及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的研究。通过探索生态意识的含义、构成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并探索了其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基本状况及其成因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法、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研究了大学生生态意识及生态文明行为规范践行的基本状况,并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三部分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策略研究。本论文将从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广泛开展生态体验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优化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加强生态制度建设以及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着手,多管齐下,创新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路径,以期探索出提升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为美丽中国建设培育出更多有用之才。
【关键词】:美丽中国 大学生 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导论12-18
- (一) 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12-13
- 1. 选题缘由12-13
- 2. 选题的理论意义13
- 3. 选题的现实意义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3-16
- 1. 国内关于生态意识的研究现状14-15
- 2. 国外关于生态意识的研究现状15-16
- (三) 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16-17
- 1. 研究的基本思路16
- 2. 研究方法16-17
- (四) 特色与创新之处17-18
- 一、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内涵及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18-25
- (一)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基本内涵18-21
- 1. 生态意识的含义、构成及特征18-21
- 2.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含义21
- (二)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21-25
- 1.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视生态问题,增强其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21-22
- 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美丽中国建设所需的生态人格22-23
- 3. 有利于引领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行为,增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效性23-25
- 二、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基本状况及成因分析25-41
- (一) 调查设计的基本情况25-27
- 1. 调查方案设计25-26
- 2. 调查的基本情况统计26-27
- (二)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基本状况27-35
- 1. 生态问题关注度有所增强,但关注的范围不够全面27-28
- 2. 掌握一定的生态基础知识,但生态科学知识不够深入和持久28-29
- 3. 生态道德意识有所增强,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9-30
- 4. 具有一定的生态消费意识,但仍需进一步强化30-32
- 5. 生态保护参与度有所增强,但主动性欠缺32-35
- (三) 大学生生态意识淡化的成因分析35-41
- 1. 社会尚未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35-36
- 2. 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缺乏应有的重视36-38
- 3. 家庭生态文化建设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启蒙作用38-39
- 4. 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行为特点导致其参与生态环保的行动能力不足39-41
- 三、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路径选择41-51
- (一) 充分发挥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中的主导作用41-43
- 1. 从高校层面上讲,切实加强生态文明理论的主渠道教育41-42
- 2. 从家庭层面上讲,加强家庭生态文化的启蒙教育42-43
- (二) 广泛开展生态体验活动,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搭建实践平台43-44
- 1. 依托社团组织开展环保活动43-44
- 2. 依托地区优势组织生态旅游活动44
- (三)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树立现实的典范44-45
- 1. 发挥社会上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44-45
- 2.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45
- 3. 发挥同辈群体的示范作用45
- (四) 优化校园生态文化环境,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45-48
- 1. 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46
- 2. 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46-47
- 3. 优化校园制度文化环境,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47-48
- 4. 优化校园媒介文化环境,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载体支持48
- (五)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提供制度保障48-49
- 1. 建立德法并举的社会导向机制48-49
- 2. 建立健全生态法治监督机制49
- (六) 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力度,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49-51
- 1. 继续发挥各种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主力军作用49-50
- 2. 开发利用新媒体,拓宽宣传生态环保的新渠道50
- 3. 进一步发挥各类文化艺术的导向宣传作用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广新;;生态意识、生态潜意识与生态消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包庆德;;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3期
4 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年04期
6 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J];生态学杂志;1991年04期
7 沈新平,陆建飞,庄恒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石:生态意识及其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郇庆治;;传统生态意识:时代视角与价值转换[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9期
本文关键词: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40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