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信息社会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16:08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息社会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铸就美丽“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也包含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梦想。如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每一位中国人的努力。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知识与梦想,背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让大学生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社会中不至迷失自我,始终保持着一颗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之心,值得每一位研究者的思考。因此,信息时代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的核心内容是以基于信息社会的社会责任培养为总的问题域,首先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比较,实现对相关概念较为全面的理解与把握,除阐释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之外,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优秀文化传承的角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对基于信息社会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剖析。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内涵进行厘清之后,着重针对部分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社会责任缺失进行病理性剖析,主要从物化的市场逻辑,多元的信息环境,自我中心主义,虚拟的信息空间,去中心化的交互方式以及网络媒体的负面舆论导向六个方面对社会责任的缺失进行了病理性剖析。分析了病因之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策略进行重构,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主要是基于心理学上的社会责任形成机理,具体从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情感,社会责任意志,社会责任实践四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利用信息技术,将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进行相互协调与努力,力求得到较为合理的培养策略。论文的结尾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叙述,并对该课题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信息社会 大学生社会责任 责任教育 社会责任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1.1 研究的背景8-9
  • 1.1.2 研究的意义9-10
  • 1.2 相关研究综述10-14
  • 1.2.1 关于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感区辨的研究10-12
  • 1.2.2 关于社会责任形成机理的研究12-13
  • 1.2.3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策略的研究13-14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14-16
  • 1.3.1 研究的思路14-15
  • 1.3.2 研究的方法15
  • 1.3.3 可能的创新点15-16
  • 1.4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16-20
  • 1.4.1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学说16-17
  • 1.4.2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7-18
  • 1.4.3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18-20
  • 第二章 信息社会与大学生社会责任的界说20-29
  • 2.1 信息社会概念的形成及主要特征20-24
  • 2.1.1 信息社会概念的形成20-21
  • 2.1.2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21-24
  • 2.2 大学生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24-29
  • 2.2.1 社会责任的相关释义24-26
  • 2.2.2 大学生社会责任内涵26-28
  • 2.2.3 研究信息社会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意义28-29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病理剖析29-35
  • 3.1 物化的市场逻辑使社会责任处于碎片化状态29-30
  • 3.2 多元化的信息环境消蚀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30-31
  • 3.3 “原子化”的个体自由导致了责任自我化31-32
  • 3.4 虚拟化的信息空间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32-33
  • 3.5 去中心化的信息交互对责任教育的挑战33-34
  • 3.6 网络媒体的负面舆论对责任意识的误导34-35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路径的重构35-47
  • 4.1 深化社会责任认知,全面理解社会责任35-37
  • 4.1.1 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35-36
  • 4.1.2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抵制不良信息侵害,深化社会责任认知36-37
  • 4.2 增强社会责任情感,提升社会责任认同37-39
  • 4.2.1 发挥榜样先锋作用,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37-38
  • 4.2.2 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情感38-39
  • 4.3 抵制不良信息侵害,形成坚强的社会责任意志39-41
  • 4.3.1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辨别不良信息侵害40
  • 4.3.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践行社会责任40-41
  • 4.4 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活动41-44
  • 4.4.1 参与创建红色网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41-42
  • 4.4.2 成立大学生网络监督志愿小组,激活维护网络环境的积极性42-43
  • 4.4.3 推进校园信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43-44
  • 4.5 有效整合社会多方力量,努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4-47
  • 4.5.1 政府应加大网络管理力度,不断优化网络社会环境44-45
  • 4.5.2 创新“四位一体”相互协调模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45-47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4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帅帅;闵春发;;信息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陈德钦;胡凌鑫;;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夏芸;;浅析网络信息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求实;2013年S2期

4 郭晓玲;;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体系的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19期

5 邵忍丽;王国良;;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J];教育探索;2013年09期

6 曾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03期

7 杨雪琴;;增强高校责任教育的路径浅探[J];江苏高教;2013年05期

8 熊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与培养路径探讨[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鲁春平;王伟娟;齐景红;夏东昌;;再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10 闪云;陈琪;张虹;;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息社会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441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2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