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1:2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摘要】: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学生及其生活相脱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实效性发挥。同时,在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体现在他们身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新问题、新特点,同时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因此在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交往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愈演愈烈,价值观念交互碰撞的时代大背景之下,提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教育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导向、以实践为手段,以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为特征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的教育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马克思“人本论”和“生活论”的回归。虽然我国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已有较长时间的研究,也注意到了“生活化”的重要性,但仅仅局限于对其含义的解释和构建的一般性概括,忽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深度和实效性研究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在搜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三个特征,即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其次,根据问卷调查、文献分析法等提出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重视工具理性、忽视主体价值、忽视隐性教育和实践等,并且针对问题总结了生活化缺失的原因。最后,重点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构建。要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效性,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渗透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内容体现主体价值,即内容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高于生活;教育方法体现潜移默化性;评价体系体现人本性;正确看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既是主体又都是客体,双主体双向互动关系。途径的建构旨在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实践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修养、外化为行为准则,不断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2-15
  • 一、选题背景12-13
  • 二、研究目的13-14
  • 三、选题意义14-15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15-17
  • 一、研究方法15-16
  • 二、研究思路16-17
  • 三、本文的创新点17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1
  • 一、国内研究现状17-19
  • 二、国外研究现状19-21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及特点21-33
  • 第一节 教育与生活的内涵及关系21-24
  • 一、何谓教育21-22
  • 二、何谓生活22-23
  • 三、何谓生活化23
  • 四、教育与生活的关系23-24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24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24
  •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24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24-27
  • 一、从本体论角度分析:从生活出发到回到生活25-26
  • 二、从价值论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6
  • 三、从方法论角度分析:通过实际生活开展教育26-27
  •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特征27-28
  • 一、整体性特征27
  • 二、主体性特征27-28
  • 三、实践性特征28
  • 第五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依据28-33
  • 一、理论依据28-30
  • (一)人的本质理论28-29
  • (二)人的存在理论29
  • (三)人的发展理论29-30
  • 二、现实依据30-33
  • (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30-31
  • (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31-32
  • (三)是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应对32
  •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32-33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演变和现实问题33-48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想演变33-40
  • 一、西方哲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迁33-35
  • (一)早期哲学对教育生活化的历史演变33
  •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遭到挑战33-34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的重新回归34-35
  • 二、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解35-36
  • 三、中国近代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界定36-37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37-38
  • 五、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38-40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实问题40-44
  • 一、强调工具理性 忽视主体价值40-42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42-43
  • 三、忽视了隐性教育43
  • 四、教育缺乏实践环节43-44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生活化的原因44-48
  • 一、教育者认识的偏差44-45
  • 二、应试教育功利化影响45
  • 三、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传统45-46
  • 四、传统文化的影响46-47
  • 五、缺乏必要经费和制度保障47-48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构建48-61
  • 第一节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既是主体又都是客体48-49
  • 一、几种观点分析48
  • 二、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双主体双向互动关系48-49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原则49-51
  • 一、以人为本原则49-50
  • 二、渗透性原则50
  • 三、层次性原则50-51
  • 四、全面发展原则51
  •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51-61
  •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52-53
  • (一)层次性52-53
  • (二)差异性53
  • (三)可行性53
  • 二、增加体现主体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53-55
  • (一)教育内容源于生活53-54
  • (二)教育内容渗透于生活54
  • (三)教育内容高于生活54-55
  • 三、构建体现潜移默化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55-58
  • (一)重视人格魅力 拓展教育方法55-56
  • (二)重视隐性教育 丰富校园文化56-57
  • (三)紧跟时代潮流 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57-58
  • (四)重视课外教育 加强课外实践58
  • 四、建立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58-61
  • (一)增加评价内容59
  • (二)科学评价方法59
  • (三)拓宽评价途径59-60
  • (四)增加评价频率60
  • (五)评价与鼓励相结合60-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68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等68-71
  • 附录 A. 发表论文情况68-69
  • 附录 B. 调查问卷69-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毅;;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教育探索;2006年05期

2 邹娣;毛祥成;;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闫燕琴;;浅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4 蒋潇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要求[J];大众科技;2012年01期

5 黄咸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践取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6 袁奋光;赵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新路径探寻[J];社科纵横;2013年01期

7 周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及其实现途径[J];时代教育;2014年09期

8 焦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阐释[J];教育与职业;2013年36期

9 莫殷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讨[J];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10 任运昌;;走在教育生活化的大路上[J];今日教育;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坦;;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及其应注意的问题[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2 马小芸;张惠婵;;以教育生活化 促养成教育形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练伟雄;“教育生活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N];惠州日报;2011年

2 西安医学院 王晓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策略探析[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陈日福;教育生活化有点矫枉过正[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周觅 郑国瑞;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效果好[N];惠州日报;2014年

5 江苏省洪泽中学 魏兴福;植德铸魂:培养有胸怀有抱负的高素质人才[N];江苏法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吴雨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谢晶星;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活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雪;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娟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的高校辅导员角色担当[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东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慧;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琳;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研究[D];大理学院;2013年

10 李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9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579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d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