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6: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三纲领 八条目


【摘要】:《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教材,它设定了道德培养的目标,揭示了实现道德修养目标的进修阶梯,建构了关于道德培养的完整体系。《大学》所体现的德育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封建礼法和道德规范,对于塑造理想人格、稳定传统社会的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学》文本为依托,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大学》所隐含的德育理念,期望能够对当今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所指导。本课题采用比较研究、文献研读、资料查询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等研究方法,从伦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大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二章是正文的开始,本章主要是论述《大学》的文本内容,以“三纲领”和“八条目”为主要线索,分别对每一纲领、每一条目进行分析和解读,逐步勾勒出《大学》所描绘的完善人格品质的道德修养体系。第三章主要阐释《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并论述这些道德教育理念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对其现代价值作出评析和判断。第四章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和原因为主要内容,深入分析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的内容是《大学》体现的德育理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该部分主要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大学》的道德教育理念,分别阐述这三个方面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大学》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三纲领 八条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2
  • 1.1 研究背景7
  • 1.2 国内研究现状7-10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0
  • 1.3.1 研究目的10
  • 1.3.2 研究方法10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0-12
  • 1.4.1 论文的创新点10-11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11-12
  • 第2章 《大学》道德教育体系12-21
  • 2.1“三纲领”——人生理想的目标12-16
  • 2.1.1 明明德13-14
  • 2.1.2 新民14-15
  • 2.1.3 止于至善15-16
  • 2.2“八条目”——道德进修的阶梯16-20
  • 2.2.1 格物致知16-17
  • 2.2.2 诚意正心17-18
  • 2.2.3 修身齐家18-20
  • 2.2.4 治国平天下20
  • 2.3 小结20-21
  • 第3章 《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及价值评价21-28
  • 3.1 《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21-25
  • 3.1.1 三纲领的本质:品德培养目标21-22
  • 3.1.2 格物致知的本质:善恶22
  • 3.1.3 诚意的本质:良心22-23
  • 3.1.4 正心的本质:节制23
  • 3.1.5 修身的本质:道德修养23-24
  • 3.1.6 齐治平的本质:道德教育24-25
  • 3.2 对《大学》道德教育理念的价值评价25-27
  • 3.2.1 进步作用26
  • 3.2.2 历史局限性26-27
  • 3.3 小结27-28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致因28-36
  • 4.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28-31
  • 4.1.1 高校道德教育方面28-30
  • 4.1.2 教育主体自身方面30-31
  • 4.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1-34
  • 4.2.1 社会环境因素31-32
  • 4.2.2 家庭因素32-33
  • 4.2.3 学校教育因素33-34
  • 4.2.4 大学生自身因素34
  • 4.3 小结34-36
  • 第5章 《大学》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36-47
  • 5.1 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36-40
  • 5.1.1 倡导“孝、悌、慈”的家庭文化36-37
  • 5.1.2 推行“德财并重”的价值取向37-38
  • 5.1.3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38-40
  • 5.2 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40-43
  • 5.2.1 贯彻“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40-41
  • 5.2.2 推行“知行合一”的德育方式41-42
  • 5.2.3 丰富道德教育内容42-43
  • 5.3 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3-46
  • 5.3.1 强化道德自律43-44
  • 5.3.2 注重内省慎独44-45
  • 5.3.3 树立远大理想45-46
  • 5.4 小结46-47
  • 结束语47-48
  • 参考文献48-4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9-50
  • 致谢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7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707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