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30 16:42

  本文关键词: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张伯苓 公能教育思想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他是南开系列私塾的奠基人,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指导价值,而公能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本论文根据收集的资料、文献,对张伯苓关于公能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集中阐述了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中的具体内容,即道德教育、体育教育、现代能力教育、美育教育、民主与科学相结合的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教育思想。以此为基础,结合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以公能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较强地分析与研究,,并以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为借鉴,探索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为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现今学术界从很多方面研究了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其中包括他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学理念、“知中国,服务于中国”的教育发展观,以及教育力量“能使中国现代化”、“以私立非私有”等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相比而言,将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和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成果则处于薄弱环节。因此,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人们对张伯苓公能思想有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体现出这位教育界著名人士在我国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此抒发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关键在于看他们的素质高低。因此,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和有效保证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张伯苓 公能教育思想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目的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5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15-17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5-17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17
  • 1.5 研究创新17-19
  • 第二章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形成19-25
  • 2.1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19-21
  • 2.1.1 社会状况19-20
  • 2.1.2 国民状况20-21
  • 2.1.3 个人因素21
  • 2.2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21-23
  • 2.2.1 弃戎从教21-22
  • 2.2.2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22
  • 2.2.3 中国教育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2-23
  • 2.3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5-33
  • 3.1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25-30
  • 3.1.1 “以德育为万事之本”的道德教育25-26
  • 3.1.2 “强我种族,体育为先”的体育思想26-27
  • 3.1.3 强调读活书,造就“现代能力”之学生27-28
  • 3.1.4 美育教育28
  • 3.1.5 倡导民主与科学相结合的教育思想28-29
  • 3.1.6 培养学生之间的团体协作能力29-30
  • 3.2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目的30-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33-39
  • 4.1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33-35
  • 4.2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35-36
  •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继承发扬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36-37
  • 4.4 本章小结37-39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39-47
  •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39-42
  • 5.1.1 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39-41
  • 5.1.2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41-42
  •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2-46
  • 5.2.1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42-43
  • 5.2.2 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且相互冲突43-44
  • 5.2.3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方法存在问题44-45
  • 5.2.4 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45-46
  • 5.3 本章小结46-47
  • 第六章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47-63
  • 6.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实效性原则47-48
  • 6.1.1 坚持实践育人原则47-48
  • 6.1.2 贴近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48
  • 6.2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48-52
  • 6.2.1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的素质教育49-50
  • 6.2.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50-51
  • 6.2.3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与核心竞争力51-52
  • 6.3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52-54
  • 6.3.1 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52
  • 6.3.2 树立新观念,改善新局面52-53
  • 6.3.3 开展榜样教育53-54
  • 6.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对其道德力的培养54-57
  • 6.4.1 熏陶大学生人格54-55
  • 6.4.2 培养大学生崇尚公德55
  • 6.4.3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55-56
  • 6.4.4 培养大学生的团结之力56-57
  • 6.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对其创造力的培养57-59
  • 6.5.1 培养创造者善学57
  • 6.5.2 培养创造者实干精神57-58
  • 6.5.3 培养创造者永新58-59
  • 6.6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59-60
  • 6.6.1 形成师生平等、沟通、理解的教育理念59-60
  • 6.6.2 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素质60
  • 6.7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60-62
  • 6.7.1 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60-61
  • 6.7.2 加强高校的校风建设61
  • 6.7.3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61-62
  • 6.8 本章小结62-63
  • 结束语63-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厚斌;;张伯苓“教育救国”思想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2 韦海;;当前怎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6期

3 王忠桥;张国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路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覃晓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5 周红霞;;张伯苓学校管理理念研究与借鉴[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白清平;王瑞青;陈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J];传承;2008年16期

7 邓卓明;李德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构建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4期

8 骆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道德面貌及其教育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高天明;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7期

10 刘艳玲;;张伯苓高等教育思想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760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760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