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06 09:52

  本文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郑州航空港区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 高校


【摘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培养大批适应经济发展和具有创业素养的人才,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本和发展动力,是当前河南省在"航空港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航空港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改革不到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不健全,支持创新型人才快速健康成长的制度有待完善,协同创新模式有待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构建平台,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制定政策支持,投入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社会氛围,以此推动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区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 高校
【基金】:201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1153)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15-QN-051)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对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航空港区”建设,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核心。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而且有利于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燕;;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航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5年2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锋;戚ng;梁yN;朱长林;;基于协同创新的开放式政产学研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07期

2 张水潮;;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及其旋进策略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李林;蒋东林;;云计算协同技术背景下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8期

4 罗嘉文;张光宇;;基于SNM理论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5 林东明;;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践行路径探索[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潘郁;陆书星;潘芳;;大数据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生态系统架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8期

7 何红媛;何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人民论坛;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太善,孟建新,刘洪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S1期

2 佟景才;大学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3 冯惠敏,李清泉;大学普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5期

4 马殿平,施宙,郭如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

5 周营军;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侯华玲;高校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7 马万民;对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8 肖继新,李茹,吴柏玲;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J];经济论坛;2003年19期

9 李湘健,徐少亚,顾德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10 张晓洪,邓成超;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802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802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