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2011-2014年度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1:44

  本文关键词:2011-2014年度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网络舆情 发展规律 引导策略


【摘要】:通过内容分析法调查发现,2011年7月——2014年12月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在舆情关涉议题方面,主要聚焦于管理维权类和意识形态类,且呈现出“稳中有变”的发展态势;在舆情倾向性方面,不理性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占主导,理性和不理性的差距在缩小;在传播载体方面,传播载体多元化,其中高校BBS是重要载体;在传播地区方面,舆情信息源来源广泛,舆情信息源来源及传播地区相对集中;在传播影响力方面,舆情影响力不断增强。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并不乐观,不理性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占主导,特别是大学生在对待意识形态类舆情议题时,其不理性程度更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呈现出三大规律:一是大学生网络舆情话题聚焦的时间分布规律,第三季度聚焦的舆情话题最多;二是大学生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即舆情演变会经历发生期→发展期→高涨期→衰退期→反馈期;三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路径整合规律,议题共振规律、虚拟与现实共振规律及“两个舆论场”的共振规律,议题裂变规律、载体裂变规律及内容裂变规律。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从主观方面看,舆情主体会受社会阅历、个人情绪、好奇心和群体心理等影响;从客观方面看,舆情发展会受网络技术、网络安全形势、媒体运营环境、管理部门的观念和行动等影响。运用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因素,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兼顾全面性与针对性。在宏观层面要改善整个传播环境,充分运用全社会的资源,协同改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媒体运营环境,转变管理部门观念,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素养。在中观层面以高校为着力点,集中高校的资源,构建畅通的互动体系,加强网络内容管理,强化舆情队伍建设,完善监督和应对机制。在微观层面以具体的舆情事件为对象,引导时活用舆情的演变规律,适时运用传播规律,适度采取整体联动,及时做好反馈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 发展规律 引导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G64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9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4-17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7-19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9-20
  • 1.3.1 研究内容19-20
  • 1.3.2 研究方法20
  • 1.4 创新点20-21
  • 第2章 2011-2014年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状况21-35
  • 2.1 大学生网络舆情内涵21-22
  • 2.1.1 舆情与网络舆情21
  • 2.1.2 大学生网络舆情21-22
  • 2.2 数据采集及类目建构22-24
  • 2.2.1 数据采集说明22-23
  • 2.2.2 类目建构23-24
  • 2.3 描述统计分析结果24-35
  • 2.3.1 舆情关涉议题24-29
  • 2.3.2 舆情倾向性29-31
  • 2.3.3 舆情传播载体31
  • 2.3.4 舆情传播地区31-33
  • 2.3.5 舆情影响力33-35
  • 第3章 2011-2014年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规律35-45
  • 3.1 舆情话题聚焦的时间分布规律35-38
  • 3.1.1 第一季度聚焦话题35-36
  • 3.1.2 第二季度聚焦话题36
  • 3.1.3 第三季度聚焦话题36-37
  • 3.1.4 第四季度聚焦话题37-38
  • 3.2 舆情演变规律38-41
  • 3.2.1 舆情发生期39
  • 3.2.2 舆情发展期39-40
  • 3.2.3 舆情高涨期40
  • 3.2.4 舆情衰退期40
  • 3.2.5 舆情反馈期40-41
  • 3.3 舆情传播规律41-45
  • 3.3.1 舆情传播路径整合规律41-42
  • 3.3.2 舆情传播的共振规律42-43
  • 3.3.3 舆情传播的裂变规律43-45
  • 第4章 2011-2014年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因素45-51
  • 4.1 舆情发展的主观影响因素45-46
  • 4.1.1 舆情主体的生理作用45-46
  • 4.1.2 舆情主体的心理作用46
  • 4.2 舆情发展的客观影响因素46-51
  • 4.2.1 网络技术因素47
  • 4.2.2 网络安全及治理因素47-48
  • 4.2.3 媒体运营环境因素48-49
  • 4.2.4 管理部门因素49-51
  • 第5章 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的引导策略51-60
  • 5.1 舆情发展的宏观引导策略51-54
  • 5.1.1 协同改善网络环境51-52
  • 5.1.2 营造良好的媒体运营环境52
  • 5.1.3 转变管理部门观念52-53
  • 5.1.4 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素养53-54
  • 5.2 舆情发展的中观引导策略54-56
  • 5.2.1 构建畅通的互动体系54
  • 5.2.2 加强网络内容管理54-55
  • 5.2.3 强化舆情队伍建设55
  • 5.2.4 完善监测和应对机制55-56
  • 5.3 舆情发展的微观引导策略56-60
  • 5.3.1 活用舆情演变规律56-58
  • 5.3.2 适时运用传播规律58
  • 5.3.3 适度采取整体联动58-59
  • 5.3.4 及时做好反馈总结59-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8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8-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英杰;马海红;赵治;;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实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4期

2 吴明友;;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24期

3 杜先涛;吕婷;;网络舆情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4 张丽红;;试论网络舆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J];前沿;2008年04期

5 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年04期

6 李子德;;论和谐社会视野中不良网络舆情的预警[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8 马春来;;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及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鹏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吴涛;网络舆情助推汉江中院司法为民[N];湖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宏杰;注重网络舆情监督 网上网下良性互动[N];检察日报;2010年

3 四川省地税局直属分局 韦一新 胡晓驰;正确应对征纳纠纷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唐莉 记者 郭树仁;梅河口检察院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工作[N];北方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胡连芳;江苏大丰:征聘百名“网络舆情监督员”[N];检察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施燕燕;应对网络舆情与三项重点工作息息相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局 吴明显 杨晓彬;建议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吴明显;内江积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陈t熀,

本文编号:881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881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