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论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视相亲节目 当代大学生 海南省高校 婚恋观
【摘要】:电视相亲节目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屏至今,经历过兴盛与衰落,已有30余年历史。在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各界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说电视相亲节目为单身男女提供了相亲、约会的平台;有人说作为一种电视娱乐节目,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人说电视相亲节目是另一种形式的真人秀,为某些人的走红提供了不当渠道;有人说电视相亲节目内容虚假,不值得一看,等等。 当代大学生作为电视相亲节目的主要观众,他们的婚恋观是否会受到电视相亲节目的影响呢?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笔者带着这一疑问进行了一系列文献研究,对电视相亲节目进行定义,总结电视相亲节目的特点及其宣传的价值观,研究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背景及其特点,并且进行问卷调查,对海南省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并研究电视相亲节目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关系。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电视相亲节目中宣传的一些消极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点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了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其婚恋观是否健康将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稳定。电视相亲节目应该负起责任,通过正确的节目定位、主持人素质提高、嘉宾的筛选、节目形式的创新等形式,提高节目质量,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电视相亲节目 当代大学生 海南省高校 婚恋观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5.5;C91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1 电视相亲节目及其相关问题研究8-14
- 1.1 电视相亲与电视相亲节目8
- 1.2 电视相亲节目研究现状评述8-11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1-12
- 1.4 研究方法12-14
- 2 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兴起与发展14-19
- 2.1 电视相亲节目的兴起14-15
- 2.2 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15-19
- 3 现阶段电视相亲节目兴盛的原因分析19-23
- 3.1 外在条件:社会结构转型导致剩男剩女数量逐年增多19-20
- 3.2 内在动因:电视栏目内在文化需求推动了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20
- 3.3 时代主题:年轻人对婚恋自由的追求和美好感情生活的向往20-21
- 3.4 利益驱动: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相亲节目东山再起21-23
- 4 现阶段电视相亲节目的主要特点和社会影响23-29
- 4.1 电视相亲节目的特征23-25
- 4.1.1 内容的平民性23
- 4.1.2 形式的多样性23-24
- 4.1.3 功能的融合性24-25
- 4.2 当代电视相亲节目的社会影响25-29
- 4.2.1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6
- 4.2.2 引导了当代青年的婚恋价值取向26-27
- 4.2.3 推动了电视传媒业的快速发展27
- 4.2.4 带动了电视观众消费文化的繁荣27-29
- 5 电视相亲节目与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29-35
- 5.1 调查对象结构29-30
- 5.2 媒体接触比例30-31
- 5.3 异性兴趣取向31-32
- 5.4 物质条件追求32
- 5.5 恋爱婚姻态度32-33
- 5.6 婚前行为取舍33
- 5.7 结婚年龄界限33-35
- 6 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影响分析35-42
- 6.1 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积极影响35-37
- 6.1.1 彰显自我,传播自主择偶观念35-36
- 6.1.2 开阔视野,引发观众人生思考36-37
- 6.1.3 合理引导,倡导正确价值观念37
- 6.2 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消极影响37-42
- 6.2.1 择偶标准趋于务实37-39
- 6.2.2 传统观念日渐淡化39
- 6.2.3 家庭责任有所放松39-40
- 6.2.4 “闪婚”、“闪离”成为时尚40-42
- 7 提升电视相亲节目正能量的具体途径42-50
- 7.1 确立正确舆论导向,完善社会服务功能42-43
- 7.1.1 完善社会服务功能42-43
- 7.1.2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43
- 7.2 提高电视制作水平,丰富节目文化内涵43-44
- 7.2.1 综合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43
- 7.2.2 强化节目的真实性和服务性43-44
- 7.2.3 增加节目的形式创新和文化内涵44
- 7.3 强调主持角色定位,提高主持人综合素质44-46
- 7.3.1 强调主持人的角色定位45
- 7.3.2 明确主持人的功能职责45
- 7.3.3 锻炼主持人的驾驭能力45-46
- 7.3.4 提高主持人的表达功力46
- 7.4 严格筛选节目嘉宾,规范语言表达和妆容46-47
- 7.4.1. 严格筛选嘉宾46
- 7.4.2 梳理嘉宾表达46-47
- 7.4.3 规范嘉宾妆容47
- 7.5 倡导观众积极参与,提升观众审美情趣47-48
- 7.5.1 加强与节目观众的互动性47-48
- 7.5.2 提升观众的辨识能力48
- 7.6 加强正确政策引导,加强娱乐节目监督管理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调查问卷53-57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秋菊;;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廖轶;李婧;李纪滨;;南京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1期
3 金乐;;现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03期
4 苏红;任永进;;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02期
5 陕劲松;;60年来我国婚恋观的变迁[J];理论探索;2010年01期
6 刘彩玲;;浅析美国婚恋观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J];伦理学研究;2010年05期
7 蔡彩云;熊萧;;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李文静;;现代女性婚恋观[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9 张展;;关于女大学生理性婚恋观的现状和原因分析[J];学理论;2011年13期
10 诸云;刘佳;;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红;;大学生婚恋观概念与结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袁海燕;;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实证调查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范伟达;范冰;沈岱易;;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实证研究——中国大陆十城市调查报告[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4 郑莉君;孙建云;;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莉君;孙建云;;杭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高健;令旗;张艺伟;杨蕊涵;刘海玲;梁媛媛;;中日大学生婚育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帅庆;;从电视相亲看当前女性独立自我意识的发展[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当下的婚恋观是怎样形成的[N];中国妇女报;2013年
2 杨朝清;“包场给前女友看”背后是功利的婚恋观[N];中国妇女报;2014年
3 南航汕头公司 郑启华;浅谈如何帮助员工树立正确婚恋观[N];中国民航报;2012年
4 张玉胜;“聘礼地图”折射畸形婚恋观[N];河北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莫兰;经济起伏“震荡”国人婚恋观[N];中国妇女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易运文;当代男女婚恋观有什么轨迹[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华;专家谈婚恋观变化[N];吉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姚鹏;主流婚恋观应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N];中国妇女报;2006年
9 黄晴宜;全社会共同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王亚雄 闫宏伟 刘胜 实习记者 饶杰 张永钢;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作风养成[N];边防警察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鲜艳;80后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周媛;困境与希望:90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D];南昌大学;2011年
3 田s,
本文编号:952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95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