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
【摘要】:为了了解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满意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笔者通过自编问卷和访谈方法调查了4所师范院校大一至大四科学教育专业589名本科生。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是被动选择本专业,对专业平均了解度不高;学生专业满意度低,但多数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有信心;择业意向选择小学科学教师的学生比例低。本文认为,当前科学教育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学生自身的因素等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为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相应的政策,学校采用3+2或3+3的科学教师教育模式等措施。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教师发展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关键词】: 科学教育专业 本科生 专业满意度
【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133193)
【分类号】:G652
【正文快照】: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初中、小学培养综合科学课教师,2002年,教育部批准重庆师范大学在全国首次招收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至今已有63所高校开设此专业。由于目前尚无权威的专业建设指导性意见,导致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多样化,课程设置杂乱等问题。虽然很多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婷;林长春;;美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评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许应华;;整体教学法对职前科学教师教学自信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菁;颜军;孙富惠;;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就业态度相关性实证研究分析——以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樊明成;陈小伟;;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3期
5 李中国;;科学课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樊明成;;我国大学新生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建梅;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专科生公共课“课堂乱象”调查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2年09期
2 董建梅;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专科生公共课“课堂乱象”调查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2年10期
3 朱蓉;;高职教育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马姗姗;丁杰;林永;;基于ANN的大学生一般能力倾向对专业成绩的预测模型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鲁玮;任小花;贺连平;余亮;姚应水;;安徽某医学院新生高考录取满意度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15期
6 樊婷婷;;学前教育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J];广西教育;2014年31期
7 李剑欣;;高校大类分流过程中的学生专业选择意愿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8 邵焕荣;;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调查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李国翠;;欠发达地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症结诊治[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10 周卫东;;当代日本教师继续教育特征概要[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新发;段戴平;;美国科学教师标准及其对我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东植;城乡高中学生家庭背景与大学专业选择意向关系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华春;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调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赵睿;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3 余剑;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专项选择的多因素分析[D];延安大学;2011年
4 徐继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王新龙;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篮球方向学生教学能力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王昌荣;中学理科综合实验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莉;中、英两国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余春萌;普通高校体育学类单招学生学习行为与意识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颜萌;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姚晨;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勉成;;美国中学科学教师培养项目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邓志祥;中美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郑友训;;教学的自信:教师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4期
5 钟启泉;;教师评价:涵义与局限——日本教育学者中田康彦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1期
6 陈雷,贾朝霞,张良强;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关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5年3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桑子青;农民工的就业态度及其社会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丽;基于SEM模型的专业满意度应用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跃;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罗新湘,文瑞明,丁亮中,陈光明;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3 卢世炬,李建国,车彤;试论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周培琳,孙静;谈小学生的科学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3期
5 张庆守;中国科学教育的现状与新世纪的奋斗目标[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吴敏;中美两国科学教育课程的比较[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侯新杰;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9 阎亚林,郭捷;试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人文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10 时书信,王哲,王效岳;论图书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契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壮伟;;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冠杰;;从科学发展观解读科学教育[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杜智萍;;杨杏佛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仇国政;;科学探究——科学教育的有效方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何丽;;对小学生在学校科学教育中的感受调查[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6 寇小满;;高中阶段科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下学生学习任务胜任情况的比较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邓磊;;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杨宝山;;欧美国家开展科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曾铁;;科学教育与科学发展关系的现实思考[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赵睿;;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关于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奎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邹艳青;论大学科学教育的人文目标[D];中南大学;2010年
3 于胜浩;艾伯特·维尼奇奥·拜雅的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晓兰;产业革命后英国科学教育滞后原因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5 马慧琴;我国高教发展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永斌;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俊娜;我国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学的相关思考[D];河南大学;2007年
8 胡仙萍;论赫胥黎的科学教育思想[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珲;浅析美国的非正规科学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青;青少年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1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3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