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8 03:09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教师 工作时间 疲劳蓄积度


【摘要】:高校教师群体多数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没有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时间,但正是这样一个自由度和灵活度都非常高的群体,累计起来的工作时间却是非常长的。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工作时间”和“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通过深入思辨,总结出高校教师群体人力资本的特点以及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模型,通过“委托代理—效率工资——收入替代效应与工作时间”、“固定时间成本——保留工资与工作时间”、“风险偏好与工作时间”、“准固定成本与工作时间”、“个人成就动机与工作时间”、“灵活自主的工时制度与工作时间”这六个理论模型来分析高校教师工作时间延长的原因。工作时间拥有丰富的内涵,工时延长只是一个表象,单就现象本身做描述,只能大抵摸清高校教师工作时间长短和结构的现状,但现状带来的后果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挖掘的,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因此本文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工作时间实证分析所选取的视角——疲劳蓄积度的相关概念、测量量表以及工作时间和疲劳蓄积度关系的文献梳理。第四部分为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实证研究,通过实证调研的数据来分析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长短、特点以及分配结构,同时探究工作时间长短和分配结构的影响因素、工作时间和疲劳的关系等内容。第五部分为对策与建议,以实证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为抓手,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促进高校教师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有效的分配工作时间以及适当的规避由于特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所带来的疲劳,进而保持健康的身心、保障教师群体人力资本的长久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 工作时间 疲劳蓄积度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实践意义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1-12
  • 1.4.1 研究内容11
  • 1.4.2 技术路线11-12
  • 1.5 研究的创新点12-13
  • 2 研究综述13-17
  • 2.1 工作时间13-14
  • 2.2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14-16
  • 2.2.1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国外研究现状14-15
  • 2.2.2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国内研究现状15-16
  • 2.3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特点16-17
  • 3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理论分析17-30
  • 3.1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特点17-19
  • 3.1.1 多投入、长周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群体17-18
  • 3.1.2 高需求层次的人力资本群体18
  • 3.1.3 从事知识劳动的人力资本群体18-19
  • 3.1.4 有时效性的人力资本群体19
  • 3.1.5 风险规避程度小的人力资本群体19
  • 3.2 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19-21
  • 3.2.1 工作的长期性与持续性20
  • 3.2.2 工作与生活的一体化20-21
  • 3.2.3 工作任务的多项性与连续性21
  • 3.2.4 深夜工作现象明显21
  • 3.3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经济学分析21-30
  • 3.3.1 委托——代理、效率工资和收入——替代效应与工作时间分析21-24
  • 3.3.2 固定时间成本、保留工资与工作时间分析24-26
  • 3.3.3 风险偏好与工作时间分析26
  • 3.3.4 准固定成本与工作时间分析26-28
  • 3.3.5 个人成就动机与工作时间分析28-30
  • 4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实证分析视角30-35
  • 4.1 疲劳蓄积度的相关研究31-32
  • 4.2 疲劳的测量32-33
  • 4.3 工作时间与疲劳蓄积度关系的研究33-35
  • 4.3.1 国外关于工作时间与工作疲劳蓄积度关系的研究33-34
  • 4.3.2 国内关于工作时间与工作疲劳蓄积度关系的研究34-35
  • 5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实证分析35-52
  • 5.1 研究的设计35-38
  • 5.1.1 问卷编制及说明35-37
  • 5.1.2 问卷信度检验37
  • 5.1.3 研究假设37-38
  • 5.2 问卷的收集与样本分析38-39
  • 5.3 高校工作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9-51
  • 5.3.1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现状描述39-41
  • 5.3.2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分析41-47
  • 5.3.3 工作时间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47-51
  • 5.4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与疲劳程度的回归分析51-52
  • 6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52-58
  • 6.1 研究结论52-54
  • 6.1.1 工作时间长短的研究结论52-53
  • 6.1.2 工作时间分配的研究结论53
  • 6.1.3 工作时间与疲劳程度的研究结论53-54
  • 6.2 建议54-57
  • 6.2.1 调整个别教师群体的工作时间结构54
  • 6.2.2 增加教师的培训和与学生交流的时间54-55
  • 6.2.3 退行政化,实行专门的人才培养55
  • 6.2.4 避免办公的随时化,进行集中排课55
  • 6.2.5 有效地进行会议管理55-56
  • 6.2.6 基于需求和能力进行岗位安排56-57
  • 6.2.7 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57
  • 6.3 研究的不足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61-6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4-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论学术职业的独特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2 余敏;;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制分析——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6期

3 刘涛;;论人力资本视域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7期

4 许永花;陶明锐;万军;;不同工作时间对胶新线运转值班员身体疲劳程度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1年03期

5 陆根书;黎万红;张巧艳;杜屏;卢乃桂;;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6期

6 黄河;耿东;丑纪岳;;疲劳蓄积度自测与过劳预防[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8期

7 李素贤;李曼罗;;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维度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李万军;陶明锐;王新纯;;不同轮班制对运转值班员疲劳状况影响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7年06期

9 鲁娜;王秀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流失问题探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陈秀兰;;浅析高校教师过劳死现象及保护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续铎;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薛晓琳;“疲劳”症状的规范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琼;高校教师“过度劳动”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2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52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