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类型因素对大学生道德接受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2:41
本文关键词:气质类型因素对大学生道德接受的影响研究
【摘要】:道德教育进行多年,期间也有多次道德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但其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原因,只是笔者从接受学角度来看,道德教育接受者存在的问题对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存在极大影响。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而新的道德教育模式还未完全建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迫在眉睫。 本文立足于心理学的气质类型分类理论以及道德接受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气质类型展开分类和研究。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双面性,有利于道德接受的一面,也有阻碍其接受的一面,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各种气质类型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对策,消除德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阻抗,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做了界定,而后对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及优缺点分别做了详尽的分析。第三部分,分别分析了道德接受过程中顺利接受和产生心理阻抗的原因,并分别详细说明了各个气质类型的学生在顺利接受和产生心理阻抗的情况下的表现,以及心理阻抗对道德接受的不良影响,详细论述了气质类型对道德接受的影响。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的现象,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合理化道德教育建议,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依据气质类型客观评价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根据不同学生的气质类型制定相应的德育策略,以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气质类型 道德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第一章 引论9-17
- 1.1 问题的缘起9-10
- 1.1.1 道德教育9-10
- 1.1.2 气质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1.3.1 理论意义10-11
- 1.3.2 现实意义11
- 1.4 相关文献综述11-14
- 1.4.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4.2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5 主要研究内容14
- 1.6 研究方法14-15
- 1.7 研究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四种气质类型及其特点分析17-29
- 2.1 核心概念界定17-23
- 2.1.1 气质17-18
- 2.1.2 气质类型18-19
- 2.1.3 接受19-21
- 2.1.4 道德接受21-22
- 2.1.5 心理阻抗22-23
- 2.2 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23-29
- 2.2.1 多血质23-24
- 2.2.2 胆汁质24-25
- 2.2.3 粘液质25
- 2.2.4 抑郁质25-29
- 第三章 气质类型因素对大学生道德接受的影响分析29-43
- 3.1 道德接受中顺利接受的原因29-32
- 3.1.1 道德需要29-30
- 3.1.2 道德选择30
- 3.1.3 道德理解,道德内化30-31
- 3.1.4 道德环境31-32
- 3.2 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顺利接受的表现32-33
- 3.2.1 多血质学生顺利接受的表现32
- 3.2.2 胆汁质的学生顺利接受的表现32
- 3.2.3 粘液质学生顺利接受的表现32-33
- 3.2.4 抑郁质学生顺利接受的表现33
- 3.3 道德接受中产生心理阻抗的原因33-36
- 3.3.1 道德需要尚处于较低层次34
- 3.3.2 道德选择的困惑34-35
- 3.3.3 消极体验阻碍道德理解和内化35
- 3.3.4 不良道德环境带来的困惑35-36
- 3.4 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产生心理阻抗的表现36-37
- 3.4.1 多血质学生产生心理阻抗的表现36
- 3.4.2 胆汁质学生产生心理阻抗的表现36
- 3.4.3 粘液质学生产生心理阻抗的表现36-37
- 3.4.4 抑郁质学生产生心理阻抗的表现37
- 3.5 道德接受中产生心理阻抗的后果37-43
- 3.5.1 心理阻抗对道德教育过程的阻碍37-39
- 3.5.2 心理阻抗对德育情境的影响39
- 3.5.3 心理阻抗对个体品质的危害39-43
- 第四章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的德育建议与启示43-53
- 4.1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有的放矢进行德育43-47
- 4.1.1 多血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法建议43-44
- 4.1.2 胆汁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法建议44-45
- 4.1.3 粘液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法建议45-46
- 4.1.4 抑郁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法建议46-47
- 4.2 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47-53
- 4.2.1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气质观,客观地评价学生47-49
- 4.2.2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49
- 4.2.3 针对不同的气质类型学生,实施不同的道德教育策略49-50
- 4.2.4 立足气质差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50-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玉梅;大学生气质类型的调查与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刘志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德育低效反思[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杨红英;;心理阻抗视角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4 钦建华;;试论大学生的气质类型与教育策略[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段琳琳;;浅谈学生的气质差异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06期
6 张海钟;;东西方哲学、生理学、心理学中气质概念的流变与解读[J];阴山学刊;2011年02期
7 洪钟;心理防御机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J];政工学刊;2005年01期
8 王小运;邓莎莎;;论心理辅导过程中的阻抗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3期
9 徐学雷;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黎丽;德育课的阻抗心理及克服──德育课教育方法探索[J];电力高等教育;1995年S1期
本文编号:1070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70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