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重庆市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4:00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评价 声乐教学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 学生评价


【摘要】:教育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为适应高校教学评价的原则和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目前高校教学评价中,人们对“评价”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解释还存在一些误区,把“评价”理解为考试、测验。把评价的目的解释为:“简单的甄别、选拔、或者等级平等,完全把现代高校教学评价的原则:(一)面对全体学生,关注过程性评估价。(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四)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五)评价内容多样化。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隔离在评价之外。成长记录袋评价、成果汇报法、与运用教育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声乐学习。锻炼学生音乐实践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打破了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的“唯分数论”的评价原则。这种新形式的评价原则与特点强调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是紧密相联的,评价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评价主体也有之前的以教师为主转变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声乐评价中出现的问题:1.评价内容较为片面,过于重视量化的内容,评价内容仅仅局限于声乐知识和声乐技巧从而忽视了声乐中比较重要的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较为片面,难以反应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2.评价方法单一,目前高校声乐声乐教学评价过分注重量化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运用观察、记录、与学生谈话及作品分析等多种性质的评价方法,据调查发现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声乐教学评价的概念就是考试,期末演唱一两首曲子,然后取所有评委老师的平均分,由教师们评出分数,划出个三六九等来。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导致教师为评而教,学生为评而学,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评价主体单一,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一般就是期末老师打个分,也就是说老师一人说了算,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缺乏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没有表达自己意见与见解的机会,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可以看出这种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主观、片面难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合理性。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会使学生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原因,不利于学生今后对声乐的学习的总结提高。4.评价结果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老师往往以一两首歌曲作为考试内容。教师凭借听觉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忽视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在每个阶段的进步状况,这种评价方式明显有失公平、合理,打击了平时学习很努力而因一次期末考试没发挥好的学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综上所述: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的现状出现的问题有悖于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的新理念与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 声乐作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艺术性、实践性、技能性、知识性为一体的主干课程程。长期以来高校声乐教学评价没有脱离以歌唱以声乐技能、技巧演唱为主的评价方式,方式、方法一般就是期末考试的“一唱定乾坤”的一次最终打分。主要有所有声乐教师集体打分再评一平均分,,取学生的平均分也就是学生声乐的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法显然有失公平、公正,成绩的呈现只是量化的考试成绩、和学生的成绩排名,这种简单而易行的评价方式有失客观全面对学生做出评价,也不能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声乐课程入手,从声乐课程的教学评价为视角,力图构建新的声乐教学评价体系。本研究这要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观察法、对比研究,对新的评价方式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提出了声乐教学评价的可行性方法,提出评价声乐课学生学习遵循的原则、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策略。 探索声乐教学评价中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方案和其他适合声乐教学评价的方案,力图通过梳理、分析和总结声乐教学评价方式和策略,形成一套清晰的声乐教学评价的理论框架,为声乐课程评价模式好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关键词】:教学评价 声乐教学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 学生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J616-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5
  • 1 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的概念、现状和出现的问题15-23
  • 1.1 概念界定15
  • 1.1.1 教学评价的含义15
  • 1.1.2 声乐教学评价的含义15
  • 1.2 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的现状及问题15-22
  • 1.2.1 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的现状15-20
  • 1.2.2 高校声乐教学评价中出现的问题20-22
  • 1.3 传统的教学评价背离了人本主义评价观22-23
  • 2 关于改进高校声乐教学评价现状的设想23-40
  • 2.1 课题构想的理论基础23
  • 2.1.1 建构主义学习观23
  • 2.1.2 多元智能理论23
  • 2.1.3 人本主义评价观23
  • 2.2 评价声乐课学生学习遵循的原则23-29
  • 2.2.1 面对全体学生,关注过程性评估价23-24
  • 2.2.2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24-25
  • 2.2.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5-26
  • 2.2.4 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26-27
  • 2.2.5 评价内容多样化27-29
  • 2.3 探索合理的评价方式和策略29-34
  • 2.3.1 成长记录袋评价30-32
  • 2.3.2 成果汇报法32-34
  • 2.4 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评价指标体系34-40
  • 2.4.1 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34-36
  • 2.4.2 声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36-37
  • 2.4.3 运用声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施评价应注意的问题37-40
  • 3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意义40-45
  • 3.1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40-45
  • 3.1.1 社会发展的需要40
  • 3.1.2 素质教育的需要40-45
  • 4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刘健;;构建高师声乐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年05期

2 李秀琴;声乐教学评价初探[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 陶立新;高师声乐教改绝不应停留在形式的表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5 胡中锋;李群;;学生档案袋评价之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6 张倩;;浅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评价[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张红;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3年07期

8 李人亮;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学评价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5年06期

9 陈丽艳;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评价浅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钱国飞;于可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10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0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