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建构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指数

发布时间:2017-11-02 20:11

  本文关键词:建构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指数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自我诊断 学生发展 指标 指数


【摘要】:指数对于学校自我诊断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个体发展生态系统论,结合不同阶段的多轮访谈和调研,将学校自我诊断的具体指标和观测点确定为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课程与教学、资源与支持、组织与领导及氛围与文化六方面,以学生发展状况为效标,根据科学、适切的无量纲化、确定权重和合成指数的方法,编制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指数。11所不同地区高中的基线数据及北京十一学校两年后的诊断数据表明,该指数的实用性、有效性、方便性和灵敏性。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十一学校;
【关键词】学校自我诊断 学生发展 指标 指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项目“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研究”(项目编号:12BGL09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自我诊断成为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把握学校自我诊断的基本要素,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指标体系是进行有效诊断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指数作为一种综合质量评价方式,能够将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反映相对的综合变动情况,便于管理者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研究;1990年06期

2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章国荣;盛来运;王冉;;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评价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2期

3 宋旭光;;腐败的主观测评方法——以腐败感知指数为例[J];统计研究;2007年06期

4 邱东;;指数那讨人喜欢的秉性[J];中国统计;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寒冰,王璋,许时婴;滚筒干燥法生产固体蜂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2 邵雪亚;邵前程;魏昭林;黄兴;;重庆市北碚区返乡农民工现状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3 王跃华;熊强;杨新生;;体育综合服务质量糊模评价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4 王雅春;曹华;;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檀向球,周维颖,夏宽云;“绩优成长股”股票定价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06期

7 吴泽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行业综合对比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8 李国璋;陈宏伟;郭鹏;;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实证视角的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1期

9 丁浙英;;对“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刘燕;吴国雄;朱小容;刘剑峰;;西部红层软岩地区高速公路路堑与隧道方案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锐;;大学生星座文化接触行为研究——消费文化下的青年时尚透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杜栋;;基于原始数据及其一次信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楠;朱道林;;基于政府管理视角的村镇节地集地效果评价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冯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成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何军耀;基于基金管理人行为属性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雒庆举;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杨卡;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薄锡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盘科文;我国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黄燕芝;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D];苏州大学;2010年

3 于跃;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基;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敖丽娜;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小华;地震致残儿童的数字化学习支持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杜云云;影响小学生语文学科积极情感因素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鸿梨;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文新;透明国际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叶楚华;县域经济中的房地产与工业用地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丕;“腐败排行榜”与中国反腐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方晋;腐败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1期

3 谢平,陆磊;中国金融腐败指数:方法论与设计[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4 王传利;1990年至1999年中国社会的腐败频度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1年01期

5 谢地;丁肇勇;;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腐败的相关问题研究[J];求是学刊;2003年01期

6 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2 范晓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3 宋光辉;;大学学生评教的实证分析[J];教学研究;2002年04期

4 程金霞;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分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林荣日;方鸿琴;;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新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年03期

6 陈洪涛;大学生满意度指数在大学评估中的应用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8期

7 王京文;胡忠望;肖建华;林志刚;;高校教师科研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金敏力;郭策;;国有民营院校教育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的设计[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9 刘亚瑜;;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模糊综合评价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喻颖;张锦高;;我国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实证研究——以民间三大排行榜为例[J];高教探索;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闫芳;化存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与线性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海宁;;“两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探析[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4 刘岚;;构建教师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祖斌;;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技术[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6 李钢;陈萍;;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方法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眭仿华;;自我效能与多元智能评价观整合下的学生发展——基于**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学情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8 章凯;陈凤羚;谭爽;王文丽;田斌;;基于大学生喜好的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倪维斗;李政;李宇红;;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务必找准基点——兼谈改进论文博士的招生与培养[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杜育红;梁文艳;;教育投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西发项目影响力评价研究设计的反思[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犁书 刘丹;上海大学“按兴趣”分寝室,引发质疑[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96%被评高校认为评估很有必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冯秋香;长安大学:离校见习岗为学生发展另辟蹊径[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朱振国;把脉高校教学评估[N];光明日报;2007年

5 俞金波;着眼市场需求 关注学生发展[N];浙江日报;2006年

6 北京教育学院 季苹;研究学生的校长才能成为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常务副校长 黎冬;发展铸就经典 特色成就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尚陵彬;坚守做人原则 踏踏实实做事[N];宁夏日报;2010年

9 王笑梅;沈师多彩校园活动关注学生发展[N];辽宁日报;2008年

10 许新海;设计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周平红;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章茂山;中国民办高校学费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周伟;基于DEA方法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绩效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韩震;基于整体知识能力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利;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臧毅飞;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指标体系设计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门志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王爽;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佳;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李松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评价方法及其教育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温少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鲁媛媛;硕士生导师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李涛;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阎婧yN;大学学术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2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32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