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战后日本产学联合的误解与真相——产业技术振兴中大学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09 12:10

  本文关键词:战后日本产学联合的误解与真相——产业技术振兴中大学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产学联合 日本大学 产业技术振兴 国家创新体系


【摘要】:关于日本产学联合的研究普遍认为,二战后日本的产学联合低迷,大学对产业技术振兴的贡献跌至低谷。事实上,与二战后其他亚欧国家相比,日本之所以能够率先崛起,并获得科学技术领航者的地位,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产学联合。一方面,在战后日本技术引进以及急需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方面,大学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环境急剧恶化的大学来说,企业所提供的资金、信息以及先进设备等,对大学的教育与科研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由于受战后反战情绪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呈现出"隐蔽和非正式"的特征。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基金】:2013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高校可持续创新型科研管理机制的构筑”(编号:JG13DB233) 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分类号】:G649.313
【正文快照】: 日本的“产学联合”?从明治维新初期开始萌芽,以二战及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主要节点,其形式出现较大的变化。二战之前,在“殖产兴业”政策的影响下,产学联合面临的壁垒较少,形式多样,自主性氋。②主要形式包括技术转移、人才流动与相互兼职、设立校办企业、技术咨询与指导、提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复生;论以日本刀为中心的战争宣传和动员[D];南京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萍,刘波;创新:21世纪中国发展的关键[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正风;;知识、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中日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1期

4 ;何谓国家创新体系[J];宁夏教育;1999年11期

5 安维复;从国家创新体系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6 徐宁,张武军;高校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0年02期

7 席占稳;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郑吉伟;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J];天府新论;2000年04期

9 李彬;国家创新体系下的中小企业成长与扶持[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课题组;;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重要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为民;;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童小芹;;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兼论地区的选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李熳;施静;刘晓春;孙宁;;学会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A];湖北省学会创新发展理论探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辉;;对跨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于景元;;国家创新体系与系统科学[A];首届中医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6 ;国家创新体系的三种模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陈宏愚;;充分发挥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枢纽作用的对策建议[A];湖北省学会创新发展理论探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佑龙;;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10 张景安;;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欣欣;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创新体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柯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N];科技日报;2008年

5 刘湛 法国阿尔图大学多元经济研究中心;创新从哪里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孙善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吕巍;深化科教体制改革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胡建军;“知识管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评析[N];科技日报;2007年

9 孔欣欣;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创新体系[N];天津日报;2006年

10 高新军;周然委员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振兴中医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盛四辈;系统论视角下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群演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张国平;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琳;中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李楠;借鉴美日经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D];河北大学;2008年

3 张晓波;国家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董金明;从制度与政策的视角看我国的创新体系建设[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5 何丽雅;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翔;中德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泳;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周本红;国家创新体系生态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佳;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灿;国家创新体系的动态演进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1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61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7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