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21:40
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我国教师职前教育是师资培养的主渠道,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教师职前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职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的多样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比较法和文献法。通过对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两种模式的比较,对两种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以及从课程设置结构如课程设置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优点与不足。目的在于解决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面临的问题与存在的困惑,以期对当前我国不断深入开展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问题研究缘由。 第二部分,已有研究概况及启示。首先介绍国内外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及启示,然后在对已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本课程设置模式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分析维度。首先,把支撑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理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生涯发展理论,作为应然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这两个理论基础提出的课程设置目标、课程设...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问题研究缘由
(一) 教师职前教育发展需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多样性
1.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方式需要课程设置模式的多样性
2.基础教育的新变化需要教师课程设置模式的多样性
(二)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
2.课程设置内容僵化、类别单一
3.课程设置方法单一
(三) 两种课程设置模式比较有利于明确课程设置模式的新方向
二、已有研究概况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二)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三、本课程设置模式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专业发展理论
2.生涯发展理论
(二)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比较分析维度
1.目标——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2.内容——兼顾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3.实施——采用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方法
4.评价——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两种模式及比较
(一) 两种模式概述
1.知识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
2.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
(二) 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1.目标比较
2.内容比较
3.实施方式比较
4.评价比较
五、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一) 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二) 加快建构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体系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教师发展的终身化、专业化理念
2.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地位的目标
3.注重普通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的比例协调
4.采取多元化、弹性化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J]. 张逸. 教师教育研究. 2005(02)
[2]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J]. 李海英.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1)
[3]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变革及问题反思[J]. 岳刚德.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1)
[4]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建构[J]. 钟启泉,胡惠闵.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1)
[5]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 施静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06)
[6]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J]. 周小山,严先元.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10)
[7]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 郑国庆. 理论界. 2004(05)
[8]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J]. 杨影.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9)
[9]教师教育改革:加快教师专业化的切入点[J]. 于发友.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4)
[10]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 荀渊.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4)
硕士论文
[1]日本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 江丽云.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鉴定探析[D]. 吴迪.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14524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问题研究缘由
(一) 教师职前教育发展需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多样性
1.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方式需要课程设置模式的多样性
2.基础教育的新变化需要教师课程设置模式的多样性
(二)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
2.课程设置内容僵化、类别单一
3.课程设置方法单一
(三) 两种课程设置模式比较有利于明确课程设置模式的新方向
二、已有研究概况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二)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三、本课程设置模式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专业发展理论
2.生涯发展理论
(二)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比较分析维度
1.目标——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2.内容——兼顾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3.实施——采用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方法
4.评价——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两种模式及比较
(一) 两种模式概述
1.知识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
2.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
(二) 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1.目标比较
2.内容比较
3.实施方式比较
4.评价比较
五、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一) 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二) 加快建构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体系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教师发展的终身化、专业化理念
2.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地位的目标
3.注重普通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的比例协调
4.采取多元化、弹性化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J]. 张逸. 教师教育研究. 2005(02)
[2]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J]. 李海英.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1)
[3]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变革及问题反思[J]. 岳刚德.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1)
[4]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建构[J]. 钟启泉,胡惠闵.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1)
[5]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 施静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06)
[6]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J]. 周小山,严先元.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10)
[7]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 郑国庆. 理论界. 2004(05)
[8]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J]. 杨影.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9)
[9]教师教育改革:加快教师专业化的切入点[J]. 于发友.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4)
[10]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 荀渊.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4)
硕士论文
[1]日本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 江丽云.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鉴定探析[D]. 吴迪.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14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1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