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思想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康德道德思想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大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康德的道德哲学在近现代西方思想界始终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把康德思想比作蓄水池,,前人的思想汇集于此,后人的思想则从中流出来。而其道德哲学主要来源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两本著作康德强调,人的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人是道德活动的目的,人的意志自由应体现为对客观的道德法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康德对道德的阐释在今天仍闪烁着哲学的光芒,它阐明了人的价值和尊严,热情讴歌了人的理性,自由与自律,倡导自己立法,自己守法,对于当下德育生活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生的主流道德水平是健康向上的,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体看来,康德道德思想能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两方面的启示,一方面根据康德的责任观和自律思想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一方面要以“人是目的”为基础,教育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需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康德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唯理论与经验论关于道德思想的纷争对于康德的影响,和卢梭思想对于康德的启示。然后从康德认为人是怎样的,人在德性上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塑造道德人这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康德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当今高校德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基于我国高校德育的要求以及现状,探讨康德道德思想如何改进丰富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康德 道德 大学生 德育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前言9-13
- 1.1 选题背景9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第一章 康德道德思想的来源和主要内容13-25
- 1.1 康德道德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3
- 1.2 康德道德思想的来源13-15
- 1.2.1 唯理论和经验论道德思想的纷争13-14
- 1.2.2 卢梭的思想对康德道德思想的影响14-15
- 1.3 康德关于“人是怎样的”的思想15-17
- 1.3.1 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15-16
- 1.3.2 人是有尊严的道德存在16-17
- 1.4 康德关于“人在德性上的规定”的思想17-21
- 1.4.1 自由:实现自由是人在自然中的最终实现17
- 1.4.2 善良意志:人最具有道德价值的善17-18
- 1.4.3 责任: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18-19
- 1.4.4 道德三大法则:人的意志的规定根据19-21
- 1.5 康德关于如何塑造人的德性的思想21-25
- 1.5.1 道德判断力的训练及培养道德意向纯粹性21-22
- 1.5.2 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22-23
- 1.5.3 推崇源于义务动机的行为23-25
- 第二章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现状25-29
- 2.1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取得的成绩25-27
- 2.1.1 指导思想地位牢固25
- 2.1.2 德育教育目标层次分明、科学有效25-26
- 2.1.3 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26-27
- 2.2 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问题27-29
- 2.2.1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隐形道德教育缺失27
- 2.2.2 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仍需加强27-28
- 2.2.3 部分学生自律意识不强28-29
- 第三章 康德道德思想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29-36
- 3.1 借鉴康德责任观,由功利教育走向自觉的责任教育29-32
- 3.1.1 反对功利主义道德观,重视学生稳定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29-30
- 3.1.2 由他律转向自律,加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30-31
- 3.1.3 培养学生保存自身生命及发展才能的责任31
- 3.1.4 教育学生重诺守信,培养学生博爱心与同情心31-32
- 3.2 以“人是目的”为基础,发展道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需要32-36
- 3.2.1 高校道德教育中应重视学生尊严和权利32
- 3.2.2 尊重学生道德立法能力,让学生参与道德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来32-33
- 3.2.3 教育的方式要多元化,适应大学生的喜好33-34
- 3.2.4 唤醒学生主体性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自身能力34-35
- 3.2.5 从道德主体出发,德育教育应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35-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0
- 发表文章目录40-41
- 致谢41-42
- 详细摘要42-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梅;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模式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旭辉;孙罡;;略论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J];社科纵横;2006年03期
3 代君;;网络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机遇及挑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5期
4 龙春平;;试论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秦正修;;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困惑及新思路[J];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刘仰斌;尹士峰;;论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德育教育[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魏大璋;;理顺高校德育教育创新的新思路[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俞溪;;浅谈网络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J];科技信息;2006年12期
9 刘鸿宇;;试论创业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10 孙丹;;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连娣;;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方法分析[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2 魏冬;;谈高校德育教育的社会性服务[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祁彦勇;臧永军;;提高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李玲波;;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考[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杨泽泉;;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基本方法[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叶进;;“两课”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与有效途径研究[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慧慧;李峰;;红色资源融入江西高校德育教育的SWOT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余利平;;浅谈导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蓓晶 ;高校德育教育之我见[N];贵州日报;2004年
2 王永艳;网络: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载体[N];光明日报;2006年
3 谢建社;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N];江西日报;2000年
4 安阳大学社科系 张改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德育[N];中国信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基于知行合一德育观的高校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2 于桂花;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姜晓娜;麦金太尔的美德思想及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4 徐箔;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5 王娜;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6 孙玉香;我国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董善为;康德道德思想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8 彭鹏;高校德育的道德体验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金华;德育人性化的理性认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s
本文编号:350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5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