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05:4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已从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自从我国高校毕业生不包分配走向人才市场,每年都有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似乎给人们一个印象: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太多了,已经过剩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还远远未达到饱和。高校毕业生这一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院校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要提供者,因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学校的核心职能,高校应确保学生毕业时具有在他们所选职业中获得就业和职业成功的能力和素质。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能力,显然不能只抓就业环节,而必须从整个在校期间抓起,才能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学生角度出发,找到高等教育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方面,以提出有效可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新思路。在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做了概述,分析了高等教育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现状后,重点进行高等教育对个人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首先借助问卷建立了个人就业能力...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概况
1.5 特色与创新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有关的概念
2.1.1 高等教育的概念
2.1.2 个人就业能力的概念
2.2 教育配置理论
2.2.1 配置能力的定义
2.2.2 教育的配置作用
2.2.3 教育配置作用的实现
3 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现状
3.2 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
3.3 高校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因素
4 高等教育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实证分析
4.1 就业能力的结构分析
4.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4.1.2 调查内容与结果
4.2 高等教育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结果分析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
4.2.3 调查内容与结果
4.3 从调查分析中反映出的现象
5 高等教育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对策分析
5.1 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意义
5.2 高校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5.3 高校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个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
5.3.1 个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整体思路
5.3.2 个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特点
5.4 总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就业能力结构的调查问卷
附录B 高等教育对个人就业能力影响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发展现状与就业能力培养[J]. 贾晓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 汪怿.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7)
[3]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 张丽华,刘晟楠. 航海教育研究. 2005(01)
[4]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 高教探索. 2005(02)
[5]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 任江林. 教育与职业. 2005(06)
[6]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谢志远.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1)
[7]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J]. 王晓红. 群众. 2005(01)
[8]新型人才观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 姚洁.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9]提升本科生就业能力与本科教育改革[J]. 李海芬. 高教探索. 2004(04)
[10]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 赵颂平,赵莉. 教育与职业. 2004(21)
本文编号:3632334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概况
1.5 特色与创新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有关的概念
2.1.1 高等教育的概念
2.1.2 个人就业能力的概念
2.2 教育配置理论
2.2.1 配置能力的定义
2.2.2 教育的配置作用
2.2.3 教育配置作用的实现
3 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现状
3.2 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
3.3 高校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因素
4 高等教育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实证分析
4.1 就业能力的结构分析
4.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4.1.2 调查内容与结果
4.2 高等教育影响个人就业能力的结果分析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
4.2.3 调查内容与结果
4.3 从调查分析中反映出的现象
5 高等教育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对策分析
5.1 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意义
5.2 高校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5.3 高校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个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
5.3.1 个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整体思路
5.3.2 个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特点
5.4 总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就业能力结构的调查问卷
附录B 高等教育对个人就业能力影响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发展现状与就业能力培养[J]. 贾晓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 汪怿.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7)
[3]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 张丽华,刘晟楠. 航海教育研究. 2005(01)
[4]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 高教探索. 2005(02)
[5]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 任江林. 教育与职业. 2005(06)
[6]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谢志远.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1)
[7]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J]. 王晓红. 群众. 2005(01)
[8]新型人才观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 姚洁.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9]提升本科生就业能力与本科教育改革[J]. 李海芬. 高教探索. 2004(04)
[10]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 赵颂平,赵莉. 教育与职业. 2004(21)
本文编号:3632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3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