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评价引导对大学生人际认知倾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7-05 21:22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衡量他们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准。人际认知是人际关系得以形成的理性条件,个人只有通过知觉了解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调节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整体上看,人际认知的发展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的人际认知发展尚不成熟,在认知过程中容易产生偏颇,从而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际认知水平是发展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和培养健全人格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美育是塑造理想人格和优美灵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使学生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美化的必由之路。美育中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对人际交往心理学不无启迪,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本身也包含着一种审美关系,如人际吸引,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能给个体以审美满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起着特殊作用;西方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德国诗人席勒提到,只有美育能赋予他社交的性格,只有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由此可见,美育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尤有特长,它的这个作用是其它教育...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问题提出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 语言对认知影响的探讨
2 审美语言与非审美语言人际评价的探讨
3 大学生人际认知偏差的探讨
4 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探讨
5 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 本研究的整体构想
1 研究内容
2 研究假设
3 研究线路
4 研究方法
四. 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1 研究价值
2 研究创新
五. 审美评价对人际认知倾向影响的理论考察
1 人际认知倾向与审美评价水平概念
(1) 人际认知及倾向
(2) 审美评价及水平
(3) 审美评价运用
2 审美评价人际功能及理论基础
(1) 生理心理学基础
(2) 审美心理学基础
(3) 社会心理学基础
(4) 人格心理学基础
3 大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
(1) 大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培养的基本原理
(2) 大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方法
4 审美评价引导教学研究
(1) 美育对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启示
(2) 人美的构成要素与人美的审美评价概念系统
(3) 审美评价引导模式
六. 实证研究(1):大学生审美评价水平与人际认知倾向关系的调查
1 假设与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七. 实证研究(2):审美评价引导对大学生人际认知倾向影响的实验
1 假设与目的
2 实验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八. 实证结果总讨论
1 审美评价(人美的审美评价)水平对人际认知倾向的积极影响
2 审美评价引导的教育干预效应及原因
(1) 审美评价引导的有效性
(2) 审美评价引导对大学生人际认知倾向影响原因推测
(3) 审美评价引导的有限性
3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和群体凝聚力显著变化的原因
4 研究方法讨论
5 本研究有待完善和深入之处
九. 总结论
十. 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词汇检索
附录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后记
本文编号:4001549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问题提出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 语言对认知影响的探讨
2 审美语言与非审美语言人际评价的探讨
3 大学生人际认知偏差的探讨
4 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探讨
5 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 本研究的整体构想
1 研究内容
2 研究假设
3 研究线路
4 研究方法
四. 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1 研究价值
2 研究创新
五. 审美评价对人际认知倾向影响的理论考察
1 人际认知倾向与审美评价水平概念
(1) 人际认知及倾向
(2) 审美评价及水平
(3) 审美评价运用
2 审美评价人际功能及理论基础
(1) 生理心理学基础
(2) 审美心理学基础
(3) 社会心理学基础
(4) 人格心理学基础
3 大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
(1) 大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培养的基本原理
(2) 大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方法
4 审美评价引导教学研究
(1) 美育对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启示
(2) 人美的构成要素与人美的审美评价概念系统
(3) 审美评价引导模式
六. 实证研究(1):大学生审美评价水平与人际认知倾向关系的调查
1 假设与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七. 实证研究(2):审美评价引导对大学生人际认知倾向影响的实验
1 假设与目的
2 实验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八. 实证结果总讨论
1 审美评价(人美的审美评价)水平对人际认知倾向的积极影响
2 审美评价引导的教育干预效应及原因
(1) 审美评价引导的有效性
(2) 审美评价引导对大学生人际认知倾向影响原因推测
(3) 审美评价引导的有限性
3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和群体凝聚力显著变化的原因
4 研究方法讨论
5 本研究有待完善和深入之处
九. 总结论
十. 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词汇检索
附录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后记
本文编号:4001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001549.html
上一篇:促进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