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综述
[Abstract]:Since 1990's,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ut extensive research around communit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learn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earch is not satisfactory. At present, although some research results are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pecial, systematic and in-depth research,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not close enough. With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learning society, community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life-long learning idea.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北京市老干部局调研处;
【分类号】:G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5期
2 叶南客;中外社区教育比较研究的三个向度[J];学海;2002年05期
3 冯晖;;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吴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秀锦;“学习型社区”内涵辨析[J];成人教育;2002年10期
2 吴农;略论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J];成人教育;2003年Z1期
3 叶忠海;论学习化社区创建的若干基本问题[J];成人教育;2004年01期
4 徐智;社区教育:学习化社会的必由之路[J];成人教育;2004年02期
5 杨向群,项复民;参与式:社区教育最深层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教育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4年12期
6 王俊翔;浅析社区教育及其发展[J];成人教育;2005年04期
7 李中国;成人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内涵、缘由及对策[J];成人教育;2005年10期
8 周嘉方;;走向学科:社区教育科学研究的理性目标[J];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9 陈爱香;;日本社区教育设施分析[J];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10 陈志华;对社区教育师资问题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蔺瑞瑞;倪才英;简敏菲;;环境教育新途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久生;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琨;教育即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秦钠;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6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高艳青;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红云;中德职业师范教育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南昌;基于多元智能(MI)的个性化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松林;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支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谭志斌;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朝红;素质教育社会评价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玫璐;境外社区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晓飞;信息化社区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欣;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评价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芳;社区教育发展中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浩斌;;美、日社区教育法制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6年05期
2 陈爱香;;日本社区教育设施分析[J];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3 封喜桃;试析上海、天津、重庆的社区教育模式[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厉以贤;学习社会的理念和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5 李玉芳;;美国终身教育基本经验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张光辉;吴伟;;美国和北欧社区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7 包国庆;社区教育的建制与发展模式[J];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叶南客;中外社区教育比较研究的三个向度[J];学海;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灵仙;;培训提升素质 学习改变命运[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2期
2 周志毅;;终身学习理念下成人教育的转变[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2期
3 社区教育平台调研课题组;;以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放为突破口 做大做强社区教育平台[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2期
4 胡英芹;;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07期
5 许友明;;漳州市发展社区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黄池;;终身学习及其对课程改革背景的响应[J];继续教育;2010年04期
7 辜芝兰;;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日本第三次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8 欧阳利华;程永红;;关于“城中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9 陈乃林;;社区教育发展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成才与就业;2010年09期
10 张志松;;积极发展城乡一体社区教育[J];成才与就业;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建萍;胡小宁;董长林;徐菱;岳宏伟;;对提高现代气象远程学习效果的思考[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王添淼;;构建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探究[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杨庆华;冯英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就复合型编辑人才[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程向东;;社区科普大学是老年人教育的必由之路[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石路 袁松豪;东平镇:终身教育节成学习型社区品牌[N];东方城乡报;2011年
2 通讯员 石路 袁松豪;东平镇:终身教育节成学习型社区品牌[N];东方城乡报;2011年
3 谢久智 陈先华 邹永华;谈对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的认识[N];工人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丽娟;大连十大工程打造教育民生[N];辽宁日报;2011年
5 吴彩虹;做学习型党员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北海日报;2011年
6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巩欣荣;全市教育督导工作启动[N];连云港日报;2010年
7 记者陈萍;建设学习型法院 争做学习型法官[N];抚顺日报;2010年
8 毛海兵 海门市四甲镇党委书记;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N];南通日报;2010年
9 记者侯勇 通讯员裴冬梅;东胜新园社区获评“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10 刘利 黄晓军 本报记者 张莉岩;坚固堡垒 强化服务[N];北大荒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桂红;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翠;幼儿眼中的“好老师”[D];西南大学;2010年
3 周雄英;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高岩;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菊;促进虚拟学习环境生态化的“学习领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高炳添;新课程的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角色转变途径及效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罗敏;家具产业技术工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素婷;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红;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方法之案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红利;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标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19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1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