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能而不为:现代城市家庭教育问题探析
[Abstract]:Family is the unit of society, family life is impacted by the times, and the contents and ways of family education are also changing. Modern urban family educa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generations. The following 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family education: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s culture habit thinking; family has the origin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the coupling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parents and children grow together.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师的日常生活与伦理智慧养成研究”(12YJA88017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当代教师日常生活与专业伦理研究”(D/2011/01/092)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巢小妹;周谊;;日本“教育妈妈”现象分析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11期
2 徐浙宁;从儿童心理问题看当前家庭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03期
3 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胡白如;余文学;;水库移民补偿中政府的权力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3 江红;;汉德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概念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4 董根明;;人文教育中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李方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情理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达三;唯天为大:孔子天命观论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毕艳红;刘平;;中日文化差异的社会根源探究——以儒家“忠孝观”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付文涛;;解析视觉识别系统中的设计文化符码三层论[J];包装工程;2008年06期
9 王建民;;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自我观念变迁[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10 程彦武;;浅析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现代化模式[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曾云莺;王东红;;转型期大学生家庭诚信教育低效的传统文化归因——一个教育者的角度[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6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谢宝婷;社会信任的困境与基础[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李季;荀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杨勐;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方静;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5 朱静萍;论老舍和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思维[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杜瑞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与当代农村人际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纪托;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吴迎军;论法治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刘海丰;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代借鉴[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洪松;儒法思想对公务员救济制度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荣昌,,曲占钦;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J];南都学坛;1996年02期
2 谢昌逵;;在教育妈妈的怀抱中——日本家庭教育的剖析[J];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04期
3 胡荣;父母眼中的独生子女——关于厦门小学生行为、学业及家庭教育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04期
4 尹敏,施焰;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现状调查与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魏曼华;少年儿童社会公德调查[J];青年研究;1995年02期
6 蒋建微;;日本高中家政教育课程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5期
7 管斌;;日本学校的男女平等教育发展状况和课题——以中小学的家政课教育为焦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启英;;我国城市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与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宋更生;高荣华;;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年Z2期
3 徐筠;张巧娣;;初探现代幼儿隔代家庭教育[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年06期
4 关颖;现代家教不可或缺的“媒介教育”[J];家长;2003年06期
5 姜家生;高婷婷;;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2007年09期
6 邓丽;;一部家庭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的学术专著——评《冲突与变革——社会转型期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研究》[J];中华家教;2011年06期
7 ;《意林·家教馆》系列隆重上市,敬请关注[J];意林(原创版);2011年07期
8 ;与时俱进 再创《现代家教》新辉煌——《现代家教》创刊十周年庆典纪实[J];现代家教;2002年03期
9 马志国;现代家教新观念(十一) 下岗后的家庭教育[J];家长;2003年09期
10 林和英;;一册在手,一生牵手[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2 田雅娥;;第二讲 更新家教观念 争做合格家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赵莉;;谈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5 段维荣;;全日制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6 乔晓莉;;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浅谈班主任与家庭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9 王锐;;家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林佩淳;;家庭教育之我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述玉;家庭教育中的“无为而治”[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2 叶阿炳;家庭教育不是“私事”[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尚意;“不讲理”的家庭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记者 陈玮 赵海旭 通讯员 周盼;教白领们学习怎样“读懂”孩子[N];杭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高毅哲;中教观察:家庭教育如何补上德育“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杨晋生;家庭教育要适度[N];山西日报;2002年
7 秀章;家庭教育 身教为先[N];山西日报;2003年
8 苗元江;家庭教育ABC[N];大众科技报;2001年
9 刘素贞;家庭教育的错误[N];健康报;2001年
10 王英伦 记者 吕扬;家庭教育——天下父母共同的话题[N];陕西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丁世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1919-1949)[D];山东大学;2006年
3 孟凡胜;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邓爱民;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舟子;在传统和现代之间[D];河南大学;2009年
6 赵升;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黄晓芬;基于资源生产率的城市绿色竞争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李晓燕;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及其健康危害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10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宗韵;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姜珊珊;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艳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1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2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