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伦理关怀与成人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19-05-23 00:43
【摘要】: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正日益凸现。加强成人教育的管理不仅是学生主体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针对成人教育管理中所出现的伦理困境,提出应努力构建一个基于公正、平等、人道、民主等伦理关怀原则的成人教育的共同体,以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分类号】:G7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忠民;公正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杨启莲;;弱势群体与统战工作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陈鹏;自由主义与转型社会之规划公正[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4 于永成;;以人为本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发展与嬗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宗棕;;中国当代政治秩序状况及其建构[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初探[J];东岳论丛;2005年01期

7 黄华绮;;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经济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8 白鹏飞;;整形者劳动权歧视的法律界定与权利救济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王锐;;政府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责任担当[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蒋廉雄;卢泰宏;;管理公平:转型社会中的文化“偏向效应”及其发生机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小苗;;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芳;;行政给付与弱势群体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邱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4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晓林;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公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敬海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吕艳红;政治哲学视野中的能力与公正[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范铁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罡;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谢继新;论我国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亚;组织公平感的结构及其与组织效果变量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王秀卫;经济法公平论[D];湘潭大学;2002年

7 林志雄;西方公正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昆;关于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樊雅丽;关于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薛红卫;中国职业运动员权利问题及其博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2 史永华;;关怀弱势群体 共建和谐社会[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爱东;;试论成人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取向[J];成人教育;2008年07期

4 洪浩;;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6年03期

5 吴成钢;金明华;;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祖平;;和谐社会的构建路径: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兼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怀制度[J];学术交流;2006年04期

7 ;学者专著推介[J];成人教育;2005年03期

8 吴继平;;论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管理质量[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年04期

9 张淑梅 ,吕菊梅;合并升格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11期

10 张淑梅,吴务南;合并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敏;;《新青年》伦理关怀与当时社会失范的关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4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5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继伦;在伦理关怀中构建和谐社会[N];吉林日报;2005年

2 张萃萍;行政道德要有制度的伦理关怀[N];学习时报;2007年

3 市第二物资产业集团公司 崔俊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平等[N];大同日报;2008年

4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文化馆 张园;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5 蒋劲松;环境美学:不仅仅是审美之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创新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赵玉生;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度与伦理的双重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希仁;政治伦理研究的新作[N];光明日报;2010年

9 边庆利;成人教育还要不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艳;建构和谐社会与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5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文大山;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任占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3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83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