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的评价认证与管理
【图文】:
兰塾肴现?PriorLearningAssessmentandRecognition,简称为PLAR),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与策略体系。目前国际上的先前学习评价与认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历教育导向的,,此类评价与认证是将人们的非正式学习通过评价与认证转换为学分,从而鼓励或吸引人们重新进入正式教育系统;另一类是就业市场导向,通过将人们的非正式学习通过评价与认证转换为国家的正式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就业[13]。前者的转换介质为学分,后者则直接对应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终身学习的认证与评价系统功能如下:图1终身学习的认证与评价系统如图1所示,终身学习经过评价与认证之后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学分或者资格,其中资格则包含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资格,同时也包含各类职业资格。)1.学分转换9
价、面试、现场演练式评价等五种方式,其中有的是面向机构或者组织的,如基于项目的先前学习评价,有的是面向学习者个人的,如面试、简历评价、课程挑战考试、现场演练式评价等,使用最频繁的为课程挑战考试和个人简历评价,面试一般与个人简历评价结合使用[16]。先前学习评价认证的流程如图2:图2先前学习评价与认证的流程三、终身学习评价与认证的标准目前国际上对终身学习进行评价与认证所遵循的标准随国家或地区而不同,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能力标准以及学习成果(learningoutcome)标准三种。在加拿大和美国,评价认证正式、非正式与非正规的学习所采用的标准就是课程标准;在澳大利亚,是依据国家资格框架中职业证书体系的能力要求评价认非正式与非正规的学习;法国则根据评价认证的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标准,如果评价认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就采用职业资格证书框架的能力体系标准,如果是为了获得学历教育的学分,则采用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中的学习成果标准。国际上的各类实践中,这三类标准归结起来最终都归属于资格框架之下。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顾名思义就是基于课程的标准,即直接采用课程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认证终生学习的标准,国外一般简称为“课程标准”,韩国则称为“标准课程体系”。采用课程标准评价认证终身学习,无论是正式学习中的学分转换还是先前学习评价,都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将其转化为课程学分。在实际的评价认证中,课程教学目标不能直接作为标准使用,因为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目标都是描述性、概括性的,与标准的文本要求相去甚远,因此需要经过相应的转化,其目的是将课程教学目标变得更加细致,更加可测量化。表1[17]所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单位】: 国家开放大学;
【基金】:教育部(教职成司函[2012]92号)“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批复”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2012-2013年度课题(编号:JY12045)“先前学习评价在学分银行建设中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殷双绪;姚文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11期
2 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王迎;殷双绪;;先前学习评价:一种非正式学习评价方式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泽民;杨雄;杨挚诚;;广西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王启勇;;构建远程教育提升劳模学历教育机制的探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黄安心;;广州市终身学习型社会开放学习机制构建策略——基于国内外开放学习机制构建实践的启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汤诗华;毕磊;朱祖林;郭允建;;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5期
5 王宏;;学分银行构建的初步尝试——上海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证书认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6 蒋红;;上海开放大学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功能及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7 徐皓;;开放大学在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定位与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王改芝;;“学分银行”背景下电大会计专业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高欢;;高教园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途径——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校际资源共享实践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6期
2 王迎;安玉洁;黄荣怀;;运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张贵敏,马艳红,于树祥,郝庆威;沈阳市北片高校跨校选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4 王根顺;赵莹;;对我国高校校际交流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由博洛尼亚进程得到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0年04期
5 傅斌;杨伟吉;成信法;;杭州滨江高教园区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实践及其前景[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1期
6 张少刚;王迎;殷双绪;;先前学习评价:远程高等教育的积极尝试[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10期
7 殷双绪;;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先前学习评价实践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天琦;黑龙江省高校实施跨校选课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雪芬;高等学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百智;吴立勋;;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建立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35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3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