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6 01:12
【摘要】:形成性考核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学生完成课程作业的情况,还应综合反映学生参加网上学习、面授辅导、专题讨论、学习小组讨论、教学实践活动等多方面的学习情况,亦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基于现代教育课程与评价理论对于形成性考核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初步地探讨和研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超;课程整合——音乐教学的一缕春风[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2 刘巍;;中外合作办学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安徽经济管理学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个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徐维华;;小议美育教育对中职生的成长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4 孔学军,徐志兵;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周朵,王春章,尚莉敏;化学新课程学习成效评价标准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蔡雅萱;史晓燕;;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郑文堂,李谏,孙宗瑞;关于大学生就业文化的再认识[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詹国祥,曹焕亚;论高职院校教师行为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赵孟鑫;;论学校管理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10 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林钰婵;;优化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李昌春;张红春;羊建;韩力;左为恒;;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周彦晖;涂玲;李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A];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5 许士荣;;大学文化:追求、冲突与引领[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徐绪堪;;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河川;鲁良;刘文钊;郝妍;;芬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辽宁省教师评价的启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孟兆怀;唐华生;叶怀凡;;发展质量:高等教育评价的新视野[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10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丽;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范志武;黑龙江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占扎君;刘文洪;单伟光;项海;;教师与研究生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模式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4期

2 贾海成;;我国创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1期

3 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旭红;;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督导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5 孙宝成;李井明;;如何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全新模式[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6 王显燕;;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探析[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7 王显燕;;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8 赵长江;;研究型大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析与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9 方晓红;;从源头上构筑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许馨化;;试议如何发展企业文化的创新文化模式[J];才智;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仕明;张瑞;宋道全;;企业管理“人格化”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李亦军;杨桂甲;;完善稻麦供种体系 探索统一供种模式[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学文;蔡健;;关于拓宽专业口径的几点思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会清;方天纵;李翠文;;蓟县五百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莹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蔡广林;韦化;;网格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初探[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俊华;;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蔡东联;;营养治疗小组在营养治疗中的作用[A];2006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宋国君;宋宇;;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王然;;中国旅游大区域整合的特征与模式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经;剖析普洛斯地产模式[N];国际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黄河;“建银模式”能否救券商[N];南方周末;2005年

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匡海学 杨天仁;质量保障体系是中医教育之本[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赵曜 赵延伟;“奇佳模式”[N];中国包装报;2005年

5 王辉耀;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大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朱洪德;大豆栽培模式[N];农民日报;2005年

7 阳光;夫妻携手闯关“新财富”[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8 高树印;五问“固始模式”[N];经济视点报;2005年

9 李清宇;模式:定位不清[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舒明武;促销:没有模式,,只有突破[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平;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涛;矿业权二级市场建设模式与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鹂;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李慧生;Bragg光纤在光纤放大器中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周复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张荣霞;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5 王建国;中学物理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志文;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洪阳;我国高职钢琴学科分层次教学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英;中学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发龙;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贺妮娜;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2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82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