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一个农村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01:39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摇篮,教育的起点在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校承担起了教育的重任,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在个体生命中所发挥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农村孩子的成长,关乎着孩子的教育获得、德行修养、人生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农村家庭受其特定社会结构的限制,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需求和特点,而以往研究多停留在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上,缺乏对成功个案的关注。对已取得良好成效的农村家庭教育个案的研究在改善与提升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一个农村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和子女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基于深度访谈和子女自述等资料,从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期望、家庭教育内容及家庭教育方式四个方面真实“还原”其家庭教育的自然样态,并深入分析其对子女教育获得和德行养成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以社会分层理论和三喻文化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影响Y家庭取得良好家庭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为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提出可供参考的路径。研究发现:Y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形成的改变命运,实现向上流动的共同教育期望是推动农村父母与子女发挥主体能动性,采取积极行动克服阶层限制的原生性动力,其教育期望带有阶层属性。Y父母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故而Y家庭子女的知识习得主要依靠学校教育,但父母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Y家庭中注重子女以孝为核心的德行养成和劳动生活教育,主要依托家庭民俗文化活动、田间劳作和日常生活展开。父母养育一体、德智并重的教育观念;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文化资本的积累来补自身文化资本的不足,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包括改变命运的内驱力和勤奋、刻苦、坚韧品性的底层文化的内生性力量;前喻式家庭教育、并喻式家庭教育和后喻式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采用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学校与教师给予的教育支持,这些共同构成了影响Y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深入剖析影响Y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后,研究从家庭、学校、政府三个层面为农村家庭教育的改善和提升提出建议:对于家庭自身而言,农村父母树立德智并重的教育观念,培养爱农意识;建立起教育自信,发挥自身文化资本的力量;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对学校而言,学校联合家庭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模式,帮助农村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开办家长学校等。对政府而言,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磊;;谈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J];才智;2017年15期

2 陈如佳;;老龄化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9年10期

3 徐增杰;;我国台湾地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情况及对大陆学校家庭教育的启示[J];当代继续教育;2019年05期

4 单友梅;;家庭教育中的“爱、扶、管、育”[J];宁夏教育;2019年10期

5 陈向;廖德华;;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年19期

6 马光荣;;初中班主任是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的[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10期

7 王金波;;新时代“情境”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10期

8 宋芳昌;;浅议家庭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教育革新;2007年07期

9 程晓明;;家庭教育情况在悄悄地改变[J];江苏教育宣传;2013年05期

10 苏美莹;;漫谈家庭教育[J];教育革新;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德翠;;浅谈家庭教育[A];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2 唐皓月;;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A];社会发展论丛(第二卷)[C];2019年

3 陈婷;;关于中班民汉家长重知识轻情感的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A];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4 王栩;;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C];2018年

5 殷海斌;张曾来;乔建超;吴春玉;董军;张承富;周斌;杨华;;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性措施分析[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2017年

6 廖小文;;浅谈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7 陈鹤琴;;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A];师陶学刊(2018年1月)[C];2018年

8 叶文梓;;家庭教育的深圳探索[A];弘扬中国精神论坛·培育中国当代好家风——家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吴娜娜;;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C];2018年

10 刘秀英;;家庭教育应从小事、小处着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八)[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陈若葵;节俭教育:家庭教育的必修课[N];中国妇女报;2016年

2 王小艾;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N];中国妇女报;2016年

3 记者 许珂;我市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N];衡阳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田文佼 通讯员 李波 逄仁霞;日照多措并举推动家庭教育[N];日照日报;2019年

5 薛艳宁;家庭教育应注重“精神喂养”[N];榆林日报;2019年

6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 周洪宇;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共同推进家庭教育[N];检察日报;2019年

7 记者 詹思佳 见习记者 吕东辉;金凤区家庭教育大讲堂让爱启航[N];银川日报;2019年

8 何承德;思南“三注重”精配家庭教育“廉政套餐”[N];法制生活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陈泽 通讯员 余建洋;让农村孩子获得良好家庭教育[N];云南政协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许沁;家庭教育期望别用“高不高”衡量[N];解放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国庆;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义丹;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探析[D];天津大学;2013年

5 李松涛;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季瑾;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沈洁;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和谐家庭建设[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媚;初中家校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时令;陶行知家庭教育思想及对当代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卓;少数民族村寨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杨菊英;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5 李丹;东晋南朝门阀士族家庭教育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6 杨万娇;壮族服饰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7 马月娇;提升“农转居”社区儿童家庭教育能力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8 赵迎男;小学家校共育模式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9 陈占弟;小学父母学堂满意度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10 张佳丽;基于校园霸凌对初中德育的思考[D];延安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12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612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