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3:16

  本文关键词: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贯穿于整个汉语学习过程的始终。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汉语学习兴趣。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习得的心理规律及特点进行探究,为我区政府部门及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开展工作的科学依据,并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值得参考的思路。 首先,结合情感、动机等理论对汉语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阐述,说明了兴趣对汉语学习及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及访谈法对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汉语学习兴趣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数据分析及访谈、观察结果,研究结论如下:目前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汉语学习兴趣处于中低等水平,其中女性幼儿兴趣水平高于男性幼儿、5-6岁幼儿兴趣水平高于3-4岁幼儿、县市地区幼儿兴趣水平高于乡镇地区;在归纳的七个影响因素中,教师教学方法对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大,幼儿个人语言能力的影响最小,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顺序为:教学方法,教师态度,家长鼓励,学校氛围,家庭客观支持,个人性格,个人语言能力。针对研究结果,从语言环境、教师素质、教师及家长的幼教理念等三方面分析导致目前兴趣水平偏低的原因,并利用访谈、观察及个案研究结果分析汉语学习兴趣的各种影响因素。 最后,结合研究及分析结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家庭、政府三个方面总结出提高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建议,试图帮助学前儿童、汉语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充分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对学习汉语的正面情感态度,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我区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 学前儿童 汉语学习兴趣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52.4;H0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引言10-29
  • 1.1 文献综述10-17
  • 1.1.1 国外研究概况10-13
  • 1.1.2 国内研究概况13-16
  • 1.1.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16-17
  • 1.2 研究的背景17-21
  • 1.2.1 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相关政策18
  • 1.2.2 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基本现状18-20
  • 1.2.3 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概况20-21
  • 1.3 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21-22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21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21-22
  • 1.4 与研究相关的理论及概念22-29
  • 1.4.1 非智力因素理论22-24
  • 1.4.2 与第二语言学习兴趣相关的两大要素——情感与动机24-27
  • 1.4.3 学前双语教育27-28
  • 1.4.4 汉语学习兴趣28-29
  • 2 研究方法29-39
  •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29-31
  • 2.1.1 和田地区的地理环境及语言使用概况29
  • 2.1.2 选点依据及分布情况29-30
  • 2.1.3 课堂观察及被访谈对象基本概况30
  • 2.1.4 问卷调查被试基本概况30-31
  • 2.1.5 研究个案基本概况31
  • 2.2 研究工具31-36
  • 2.2.1 课堂观察记录表(附录1)31-33
  • 2.2.2 个案观察记录表(附录2)33
  • 2.2.3 课堂教学情况记录表(附录3)33
  • 2.2.4 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兴趣现状调查问卷(附录4)33-35
  • 2.2.5 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兴趣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附录5)35-36
  • 2.2.6 教师及家长访谈提纲(附录6、7)36
  • 2.3 研究过程及方法36-39
  • 2.3.1 文献分析法获得初步资料36-37
  • 2.3.2 观察及访谈过程37
  • 2.3.3 个案研究的选择依据及研究过程37-38
  • 2.3.4 问卷施测过程38
  • 2.3.5 数据统计分析38-39
  • 3 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39-48
  • 3.1 课堂观察结果39-40
  • 3.2 个案研究结果40-44
  • 3.3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44-47
  • 3.3.1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总体水平不高44
  • 3.3.2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显著44-45
  • 3.3.3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年龄差异显著45-46
  • 3.3.4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学校类型差异显著46
  • 3.3.5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46-47
  • 3.4 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47-48
  • 4 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8-62
  • 4.1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总体概况分析48-53
  • 4.1.1 汉语语言环境薄弱,幼儿听说汉语机会少48-49
  • 4.1.2 教师及家长的学前双语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理念和相关知识49-50
  • 4.1.3 现有学前双语师资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50-53
  • 4.2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分析53-54
  • 4.3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年龄差异分析54-55
  • 4.4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学校类型差异分析55-59
  • 4.4.1 城乡学前双语教育设施配备及教学条件存在差异55
  • 4.4.2 城乡学前双语教师专业素质存在差异55-57
  • 4.4.3 城乡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家庭经济及教育状况存在差异57-59
  • 4.5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分析59-62
  • 4.5.1 汉语课堂是幼儿学习汉语的主要场所59-60
  • 4.5.2 家庭环境对幼儿汉语学习兴趣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60
  • 4.5.3 幼儿个人因素对汉语学习兴趣的影响相对较小60-62
  • 5 提高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建议62-70
  • 5.1 学校方面62-66
  • 5.1.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前儿童兴趣62-64
  • 5.1.2 尊重学前儿童,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64-65
  • 5.1.3 营造良好的汉语环境,增加学前儿童运用汉语的机会65-66
  • 5.2 家庭方面66-67
  • 5.2.1 改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66
  • 5.2.2 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汉语学习氛围66-67
  • 5.3 政府方面67-70
  • 5.3.1 规范学前教育制度、稳定学前教育政策,为提高汉语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社会背景67-68
  • 5.3.2 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为提高汉语学习兴趣提供客观保障68-70
  • 结语70-71
  • 附录71-81
  • 附录171-72
  • 附录272-73
  • 附录373-75
  • 附录475-77
  • 附录577-79
  • 附录679-80
  • 附录780-81
  • 参考文献81-87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87-88
  • 后记8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牟彦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影响的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丹;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冬梅;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培养策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94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