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4:14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我国是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家庭教育经历了漫长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千百年来,不少仁人志士为家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家庭教育思想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财富。历史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思想观念也不是处于静态中,而是在不断革新。近代以来,随着家庭变革,新式学校的兴起,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来的内容、地位与作用在质疑与反抗的浪潮中步履维艰,家庭教育的理论显现出新的面貌与风格。但是,它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教育思想,而是不断以继承与革新的态度迎接那个剧变的时代。 本文讨论近代中国的家庭教育思想,但是由于近代的历史分期较长,考虑文章的有的放矢及深刻性,本文将着重讨论1894年—1949年这段时期。因为甲午战争在更深的层次上刺激了中国人民,影响了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传统的家庭教育此时才进入真正的演变与发展时期。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家庭中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它虽然是伴随子女终生的教育,应跨越整个人生,但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但是对其他年龄阶段的家庭教育思想也稍有涉及。另外,本文的题目是“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研究”,研究对象是家庭教育“思想”,对于文中所涉及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活动不作详细探讨。 第一部分分析近代家庭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首先追溯家庭教育产生及发展的历史渊源,继而从政治、经济、先进人物及其思想与传教士在华的活动及教会学校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剖析影响近代家庭教育思想变革的因素。 第二部分介绍近代家庭教育思想对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精华的继承,主要分四个方面:德育至上、崇尚身教、注重胎教、家庭教育与公民责任等。 第三部分探讨近代家庭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色及内容。主要从日趋开明的性教育、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儿童公育与母教这几个方面来阐述的。 第四部分是对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进行总体的评析。
【关键词】:近代 家庭教育思想 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2
  • 1.1 选题意义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1-12
  • 2 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的背景12-18
  • 2.1 中国家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2-13
  • 2.2 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的原因13-18
  • 3 继承与发展—源于传统的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18-26
  • 3.1 "德育"至上18-20
  • 3.2 崇尚身教20-22
  • 3.3 家庭教育与公民责任22-23
  • 3.4 注重胎教23-26
  • 4 开放与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26-51
  • 4.1 日趋开明的两性教育26-31
  • 4.1.1 家庭乃实施性教育场所之首26-27
  • 4.1.2 家长应持"公开、自然"的科学态度27-28
  • 4.1.3 家庭中两性教育的具体实施原则及内容28-31
  • 4.2 科学仁爱的特殊教育31-39
  • 4.2.1 发展天才儿童33-34
  • 4.2.2 救济智障儿童34-36
  • 4.2.3 正视顽劣儿童36-38
  • 4.2.4 重视残疾儿童38-39
  • 4.3 争议不休的儿童公育39-44
  • 4.3.1 儿童公育与传统家庭教育40-42
  • 4.3.2 儿童公育与"母职"的实现42-44
  • 4.4 倍受推崇的"母教"44-51
  • 4.4.1 "母教"的重要地位45-46
  • 4.4.2 "新母教"46-49
  • 4.4.4 实施母教的具体原则与方法49-51
  • 5 对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的评析51-55
  • 6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后记58-59
  • 个人简历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芳;;198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以恽代英、杨效春辩论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7期

3 王雪峰;;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性教育的兴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赵娴;;五四时期儿童公育的思想渊源[J];传承;2008年20期

5 王启慧;母教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6 阎文芬;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特点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7 张莲波;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潮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陈文联;杨秋华;;近代中国“性教育”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郭卫东;基督新教与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关威;五四时期的性教育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南钢;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长吉;民初家庭功能变革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杨义胜;思潮与实践:民国初期的性教育[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弓松涛;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家庭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54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