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英终身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1:03
本文关键词:日英终身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1965年保罗·郎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他认为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且应该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这一理念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以及欧盟等国际机构的大力倡导与推动,现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终身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各国陆续发表报告书,出台法律法规,并将终身教育形成重要政策,进而予以推动和具体实现。在各国的积极努力下,终身教育目前经历着从理念向实践的转化,而其中政策的制定则是连接理念和现实的桥梁。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等背景的不同,以及每个国家的国情及个人的需求不同,世界各国的终身教育政策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日本和英国虽都是较早及较为积极地推行终身教育政策的国家,但两国呈现的政策倾向却极为不同。其中日本终身教育的政策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自我完善为追求,而英国倡导的终身学习则以发展人的职业技能、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为主要宗旨;两国的终身教育政策倾向恰好代表了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无疑,对这两种政策取向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厘清终身教育发展的国际动向,而且对我国正在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亦具有理论奠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为此,本文将通过对这两个国家终身教育政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分析和比较,来深入探究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基于不同的国情所出现的若干差异,以最终总结出对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的有益启示。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日本和英国的终身教育政策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其重点在于把握日本和英国终身教育政策在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社会背景、政策动因及具体举措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和分析,,笔者以为一个国家的终身教育政策的形成乃是一个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也即国际终身教育理念与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社会基础以及现存教育制度之间冲突、磨擦与结合的过程。而在理想和现实的不断调整与磨合的过程中,一国之终身教育政策也就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由此出发,笔者以为世界终身教育的发展并无固定的模式,一国之终身教育政策的制定应更多地关注社会和个体的真实需求,并以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而以满足本国国民对终身学习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的终身教育政策才是最为有益并有效的。
【关键词】:终身教育 政策 日本 英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20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导论10-15
- 一、选题缘由10-11
- 二、文献综述11-13
-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13-15
- 第一章 日本终身教育政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15-36
-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念在日本的导入15
-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终身教育政策构想的初步形成15-20
- 第三节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终身教育政策的全面展开20-31
- 第四节 21世纪初:日本终身教育政策的新发展31-32
- 第五节 日本终身教育政策的特点分析32-36
- 第二章 英国终身教育政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36-56
- 第一节 英国成人教育的历史和终身教育思想的起源36-37
- 第二节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和演变37-40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着眼于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终身学习政策40-46
- 第四节 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新工党的“学习时代46-52
- 第五节 英国终身教育政策的特色分析52-56
- 第三章 日英终身教育政策的综合比较56-71
- 第一节 日英终身教育政策动因的比较56-60
- 第二节 日英终身教育政策目标的比较60-64
- 第三节 日英终身教育政策举措的比较64-71
- 结语 日英两国终身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71-73
- 主要参考文献73-77
- 后记7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钧;柳阳;;英国学习化社会建设的历史演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国卉男;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赣萍;我国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限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邓永庆;日本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保障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丁晨s
本文编号:355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5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