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2-4岁儿童游戏活动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3:15

  本文关键词: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2-4岁儿童游戏活动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儿童通过游戏锻炼了身体、发展了思维、丰富了情感,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家长及隔代教养者作为儿童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儿童游戏时,家长和隔代教养者常常会介入到游戏中,并对儿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干预行为,进而影响到儿童游戏的质量和游戏的进程。研究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在儿童游戏时的具体干预行为,对改进家长的教养行为和提高儿童游戏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以质化研究为取向,以2—4岁儿童的家长及隔代教养者为研究对象,对儿童游戏时家长及隔代教养者的干预行为进行参与式观察,通过对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干预行为的解释性描述和分析,最终形成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论。阐述了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过程。介绍了具体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确立,以及研究过程。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与分析。对家长及隔代教养者的干预行为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本研究表明,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儿童游戏的干预行为的主要有8种具体表现,即控制、阻止、指导、帮助、鼓励、保护、保育和打断,其中,“控制性”是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儿童游戏干预的突出表现。不仅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游戏的干预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家长与隔代教养者对儿童游戏的干预行为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家长及隔代教养者的干预行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总结归纳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在儿童游戏时干预行为的特点和表现,并且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2—4岁儿童 家长 隔代教养者 游戏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3.7;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一、引论8-18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8-10
  • (二) 研究意义10
  • 1. 理论意义10
  • 2. 现实价值10
  • (三) 相关研究综述10-15
  • 1. 家长教养方面的相关研究11-14
  • 2. 隔代教养方面的相关研究14-15
  • (四) 相关概念界定15-18
  • 1. 干预15-16
  • 2. 游戏活动16-18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18-25
  • (一) 研究方法的确定18
  •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场域的选择18-20
  • 1. 研究对象的选择18-19
  • 2. 研究场域的选择19-20
  • 3. 抽样20
  • (三) 研究关系(自我描述)20
  • (四) 资料收集的方法及过程20-22
  • 1. 资料收集的方法20-22
  • 2. 资料收集的过程22
  • (五)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2-23
  • (六) 研究的信、效度和伦理问题23-25
  • 1. 研究的信度23
  • 2. 研究的效度23-24
  • 3. 研究的伦理问题24-25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25-61
  • (一) 儿童游戏中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干预行为的具体表现25-35
  • 1. 与游戏相关的干预行为25-33
  • 2. 非游戏因素的干预行为33-35
  • (二) 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儿童游戏干预的言语方面和非言语方面的表现35-40
  • 1. 言语方面的表现35-38
  • 2. 非言语方面的表现38-40
  • (三) 儿童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的干预特点40-45
  • 1. 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2—3 岁儿童游戏干预的特点41-42
  • 2. 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3—4 岁儿童游戏干预的特点42-43
  • 3. 两个年龄组儿童的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干预行为的差异性比较43-45
  • (四) 家长与隔代教养者干预行为的差异45-48
  • (五) 影响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儿童游戏的干预行为的因素48-61
  • 1. 家长及隔代教养者自身的因素48-55
  • 2. 儿童因素55-58
  • 3. 游戏情境的因素58-61
  • 四、结论与建议61-67
  • (一) 结论61
  • (二) 建议61-67
  • 1. 给家长的建议61-65
  • 2. 给隔代教养者的建议65-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4
  • 后记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美丹;刘晓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6期

2 王小英;;“无为而为”的游戏活动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4期

3 俞国良,辛涛;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3期

4 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年08期

5 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6 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7 刘雯,杨丽珠;气质与儿童社会化研究评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曾彬;;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李洪曾;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2年3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当代国际干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红梅;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燕燕;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洛丹;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英蕾;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7 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裴丽颖;祖父母教养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晓燕;昆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夏明珠;3~5岁儿童气质的活动性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2-4岁儿童游戏活动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6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4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