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强意识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13:03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强意识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强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强意识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四川省南充市四高校8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大学生自强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而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大学生自强意识有消极的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得分上有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的自强意识有影响,异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对独生大学生自强意识的影响更重要。自强意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自强意识在四个年级上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结论:大学生的自强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诸因子存在显著相关。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自强意识 父母教养方式
【分类号】:G78;G645.5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为松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的基本规范之一的自强,自古以来就是儒家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自强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自强是指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与超越自我,,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一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志玲;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差异研究[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郑剑虹,黄希庭;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永恒;高占海;;不同来源、性别、专业的地方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璇;;成就动机、学习态度对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张文梅;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夏凌翔,黄希庭;典型自立者人格特征初探[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5 夏凌翔;自立、自强特征的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6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霞;大一学生时间管理训练对成就动机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要翔;枣庄市专业技术人才的性别、性度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文梅;影响大学生成就动机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翠英;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淑梅;普通与重点师范大学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永芝;大学生数学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曾军;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弹性结构维度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周亚薇;女大学生和女性管理者的幸福感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林慧;大学生学业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淑军,李士保;高校新生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质量的关系[J];中国校医;2001年02期

2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2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3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4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5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下得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1期

6 任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7 陆地;;透视大学生“回炉”现象[J];黄金时代;2004年11期

8 安定;小米;细腰;;大学生,今天你上哪儿“拍拖”?[J];黄金时代;2004年12期

9 张晓f^;;如何测定大学生的MQ[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10 张丽璇;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强意识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65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