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排斥与全纳——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4:00

  本文关键词:排斥与全纳——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纳教育的提出是因为教育排斥的存在,全纳教育与教育排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关联。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在对象上经历了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排斥、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排斥和面向所有儿童所可能引发的教育排斥;在内容上也经历了机会排斥、质量排斥和参与排斥。对教育排斥认识上的深化使得全纳教育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然而,全纳教育并没有形成对教育排斥的系统化研究,这使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不可能获得系统化、理论化的建构而依然停留于经验和直观的层面,从而使全纳教育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只获得了有限的成功。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全纳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排斥 残疾儿童 弱势群体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排斥便是制度化教育的必然伴生物,只要教育获得制度化安排,教育排斥就必然产生。因此,教育排斥是一个历史概念,但只有在近代人权观念、平等观念成为人类的普遍共识和社会的共同追求时,教育排斥才可能作为问题被提出来。以反排斥为目标的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志成;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野;;中日两国残疾儿童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罗宏;;视力残疾大学生全纳教育课堂教学教师素质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3 黄晶梅;;视障大学生试点全纳教育问题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4 张先状;;探析职业教育的矛盾认识[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5 蔡志贤;;全纳教育下的语文教材与教学案例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黄志成;张会敏;;试论全纳教育与人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7 郑杰;;福建省普通中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7年06期

8 程向阳;;差异教学的教育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马俊;;基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听障教育信息化[J];甘肃科技;2011年05期

10 吴晓宁;余晓莹;;全纳教育理念下对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汤广全;自由与和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7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胜霞;多元文化视角下甘肃民放地区义务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明虎;美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艳新;全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聋生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旭;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回流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森;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6 张庆亮;课堂教学公平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兰芳;全纳教育:瑞典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亚洲;全民教育与全纳教育关系辨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雅萍;基于全纳教育的听障幼儿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叶续俊;盲人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1期

2 黄志成;全纳教育之研究 访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华;加拿大特殊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01期

2 ;全纳教育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Z2期

3 钱慧珍;;全纳教育:解决残疾儿童就学问题的新思路[J];社会福利;2009年07期

4 李绪洪;关爱和教育[J];当代小书画家;2004年11期

5 吴春艳;转变观念——实施全纳教育的前提[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6 杜宇;第三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召开[J];中国残疾人;2001年06期

7 雷江华;全纳教育之论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8 王梅;我国的一体化教育与全纳教育[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袁婷婷;;英国:特殊儿童全纳教育引发广泛关注[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2期

10 梁威;日本的特殊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针对残疾儿童特征,做好“教学做合一”——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陶”足迹[A];纪念陶行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专辑[C];2001年

2 袁小俊;;特殊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和志;;张謇特殊教育思想概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董尼;;在全纳教育理念视角下的摄影教育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5 蔡文玲;;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特殊学校包班制的发展[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全礼;;维列鲁学派与特殊教育咨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秋生;;手部活动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探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越秀区培智学校课题组;;智障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武杰;;特殊教育实践对几种学习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刘福泉;;残疾儿童职业教育目标刍议[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郝明雷;关心残疾儿童发展特殊教育[N];济宁日报;2009年

2 路平;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质量需要特殊教育长足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徐菲菲 闫飞;“全纳教育”打造残疾儿童幸福人生[N];延边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影;我市将打造西部特殊教育中心[N];成都日报;2009年

5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朴永馨;让残疾人求学梦圆[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石进 梁晓蓓;特教中心:奉献爱的事业[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李天顺;努力开创特殊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刘小兵;残疾儿童大多就读特教学校违背教育公平思想[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董洪亮 赵婀娜;让教育之光普照残疾者的心灵[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欣瑶;今年我省力保七成残疾儿童少年入学[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玲;湖南特殊教育发展史研究(1949-2008)[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媛媛;美国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晓明;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森;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张淼;重庆市主城区民办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生存现状与解决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6 裴巧灵;芬兰全纳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婷;北欧全纳教育的特色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楠;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姜亚洲;全民教育与全纳教育关系辨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排斥与全纳——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排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90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