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视野下农民职业教育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8:17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视野下农民职业教育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偏低、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体系混乱、机制僵化、政府调控不力、缺乏产业发展的环境、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以及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的状况,提出了推进农民职业教育微观主体培养模式改革、配套优化以农民职业教育机制、法律制度、以及政府职能转换等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环境,以期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全文首先梳理并界定了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职业教育与培训等相关内容及关系,借鉴列宁在苏联工业化进程中提出的生产资料优先发展原理,结合中国工业化特征及农民素质提升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将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和优先发展的观点,通过改革和发展农民职业教育,解决新农村建设乃至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 其次,本文在系统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民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如产业内职业教育机构供给数量不足、彼此缺乏明确分工、部分培训机构病态运作农民学不到技能、教育培训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产业外部机制僵化、政府调控不力、缺乏产业发展的环境;产业内部供给体系混乱、微观供给主体培养模式滞后,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最后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系统解决农民职业教育产业问题的对策。即宏观上进一步发挥农民职业教育供给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民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产业内部行业自律,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意识,优化法律环境等;微观上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细分培训市场,安排适合农民特点的教学制度,构建顺应市场需求的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人力资本 农民职业教育 机制与培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2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1 导论6-15
- 1.1 选题的背景6-7
- 1.1.1 研究的必要性6-7
- 1.1.2 研究的可能性7
- 1.2 研究的意义7-8
- 1.2.1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是在农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7
- 1.2.2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是改变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需要7
- 1.2.3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是完善职教体系、探索职教模式的需要7-8
- 1.2.4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是迎合知识经济下农民生存发展的需要8
- 1.3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8-12
- 1.3.1 国外研究的综述8-10
- 1.3.2 国内研究的综述10-12
- 1.4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12-14
- 1.4.1 研究方法12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12-14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14-15
- 1.5.1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14
- 1.5.2 存在的不足14-15
- 2 农民职业教育、农村人力资本提升与新农村建设的一般分析15-29
- 2.1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分析15-21
- 2.1.1 新农村建设15-17
- 2.1.2 农村人力资本17-20
- 2.1.3 农村人力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20-21
- 2.2 农民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分析21-26
- 2.2.1 教育21-23
- 2.2.2 职业教育23-24
- 2.2.3 农民职业教育24-25
- 2.2.4 农民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25-26
- 2.3 农民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26-29
- 2.3.1 职业教育对经济建设的贡献26
- 2.3.2 农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6-29
- 3 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9-42
- 3.1 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29-31
- 3.1.1 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29
- 3.1.2 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29
- 3.1.3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新农村主体状况29-31
- 3.2 农民职业教育的状况31-36
- 3.2.1 农民职业教育的历史变迁31-33
- 3.2.2 当前农民职业教育的总体状况33-36
- 3.3 农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36-42
- 3.3.1 农民职业教育市场机制僵化36-37
- 3.3.2 政府对农民职业教育的调控不力37-40
- 3.3.3 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滞后40-42
- 4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42-52
- 4.1 完善农民职业教育产业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42-47
- 4.1.1 推动农民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运作42-43
- 4.1.2 强化政府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服务意识43-46
- 4.1.3 营造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环境46-47
- 4.2 深化农民职业教育微观主体培养模式改革47-52
- 4.2.1 细分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47-49
- 4.2.2 安排适合农民特点的教学制度49-51
- 4.2.3 构建顺应市场需求的就业体系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志红;何云峰;;教育超市:农民职业教育的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2期
2 李明;李晚芳;;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调查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莫鸣;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珩;山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王文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晓丽;基于农村发展的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孔维秀;江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视野下农民职业教育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9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