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韩国终身教育发展特点与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09:28

  本文关键词:韩国终身教育发展特点与趋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韩国 终身教育 特点


【摘要】:韩国是亚洲终身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系统完善的法规政策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良好的中央和地方管理机构间分工合作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组织条件;丰富多样的终身教育机构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基础。未来,韩国终身教育发展将重视整体参与率的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韩国 终身教育 特点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在终身教育体系平台上的多种教育模式研究》(2009JJD880017)
【分类号】:G729.312.6
【正文快照】: 在韩国,终身教育被认为具有促进个体自我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融合等多种功能,因此韩国非常重视终身教育的发展。为此,韩国采取了很多措施以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一、系统的法规政策保障韩国几十年来出台了大量相关法规政策,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一)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赫秀;韩国藏张树声、丁汝昌、吴兆有致朝鲜王朝官员书信三件笺证[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2 李辉;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3 洪明;试析社会转型时期的韩国公民教育[J];当代韩国;2000年04期

4 赵嵩;韩国人权保障机制的发展──对韩国保障人权的若干法律制度的考察[J];当代韩国;2001年02期

5 李东华;韩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J];当代韩国;2003年Z1期

6 张振华;;大企业主阶级与韩国民主化[J];当代韩国;2008年01期

7 刘东建;;韩国政治社会化的历史分析及启示[J];当代韩国;2010年02期

8 芦恒;韩国现代化进程中市民社会的发展[J];当代亚太;2005年09期

9 洪明;韩国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探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徐小洲;当代韩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若干特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雪岩;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田艳;文化聚合与文化推进[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李明信;鲁迅与李光洙文学观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研;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曹玮;金泳三政府改革公职人员财产登记与公开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张士东;从高句丽语看高句丽与周边民族关系[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郝团虎;制度、人力资本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远;韩国电影文化价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启敏;工科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洋;韩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娜;韩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韩雅君;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李晓媛;韩国终身教育法制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1年

7 徐光宇;高校筹资方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金粉红;中韩俄三国语言文化异同探讨——以成语对比为中心[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王家刚;韩国高中教育管理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0年

10 唐京伟;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小学教师本科化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钟鹤;;韩国英才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邓晨光;;新加坡、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特点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吴满华;;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特点及改革趋势[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01期

4 吴春玉;;韩国终身教育发展特点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3期

5 夏方毅;;中日韩终身教育发展比较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魏志防,俞爱宗,陈 铁,张敬东;韩国《科学》课程和教材的特点[J];化学教育;2002年04期

7 范兴奎,陈倩华;韩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綦春霞;樊方园;;韩国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材及其特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11期

9 王峰;;韩国军事院校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9期

10 朱红;;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速滑选手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剖析[J];冰雪运动;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永康;;谈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A];2009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2 宋辉;;试论电子档案的特点与管理[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3 钟国伟;;我国医疗纠纷基本特点分析[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晓兰;;新时期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点探讨[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志国;;玻壳生产线外观缺陷计数盒设计方案[A];电子玻璃技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全体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明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徐庆国;黄丰;;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8 李忠民;;浅谈现代防雷技术[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声波;罗志国;黄焱秋;;我院30年儿童肿瘤发生情况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方铁;张锦鹏;;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的特点和历史传统[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万曙;韩国安东文化考察记[N];安徽日报;2005年

2 许知远;李健熙之道[N];经济观察报;2004年

3 江伟 王颖;韩国观光协会访问团来我省考察[N];新华日报;2005年

4 文心;韩国电子政府采购 异军突起[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5 记者 仝春建;韩国保险巨头集体来华亮相[N];中国保险报;2006年

6 李浩源;韩国海军越走越远[N];中国国防报;2007年

7 中国驻韩国使馆经商处;韩国电力在华增建5座风力发电站[N];中国贸易报;2007年

8 季春红;11家北京企业4.7亿美元注入韩国[N];中国贸易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黄震;高丽之虎 脱胎换骨[N];当代汽车报;2006年

10 穆之 李莹滢;韩国“隐遁者”中国高调再造乐天集团[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应胤;中韩两国痴呆危险因素及其证候分布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李光宰;韩国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殷fs玟;李东垣学术思想及其对韩国医学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李康仁;韩国曹禺早期话剧研究概况与曹禺剧本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7 戴世双;韩国政府统一政策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8 黄相喜;冲突与融合[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9 金国熙;韩国政党政治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兵;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铃实;韩国大企业集团结构调整探析[D];延边大学;2000年

2 李玉芬;韩国以跨国并购吸引FDI对我国的启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中心[D];延边大学;2004年

3 李政泽;韩国汽车进军中国市场的策略探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李f妍;韩国在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韩国三星公司案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刘娟;韩国政治类语料特点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6 申东杰;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经验及其对韩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想;东亚模式的历史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8 全秀贞;关于韩国学习者掌握汉字情况的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9 金纪延;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韩国服装产业的影响和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惠景;韩国朝鲜时代的民画[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55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5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