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保护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保护
【摘要】:民族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通过民族教育环节,民族文化得到传承,进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同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充实了民族教育的内容。不论是民族文化保护还是民族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黑龙江 少数民族教育 文化保护
【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保持研究——以黑龙江民族地区为例”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10B042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黑龙江10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极具北方特色文化的民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对黑龙江地域的文明发展、文化繁荣、地域文化多样性保持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过民族教育的途径对世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陈云奔;陈霞;;黑龙江乌拉嘎鄂伦春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调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3期
3 刘帅东,李伟佳;街津口赫哲族基础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4期
4 罗正日;;黑龙江省朝鲜族学校民族礼仪教育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4期
5 太平武;中国朝鲜族民族教育现状[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一洪;陈军胜;;试析现代军队管理中的管理认同[J];党史文苑;2009年24期
2 陈慧;;民族地区课改中文化适应问题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5期
3 赵明芳;;对不同民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实践及探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6期
4 祁进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5 郑丽洁;;赫哲族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3期
6 张海钟;姜永志;;方言与老乡认同的区域跨文化心理学解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于春江;吴磊;;“认同危机”与“发展困境”——当代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问题管窥[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杨英;;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以喀什市双语中学为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韩竹;;赫哲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以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为个案[J];林区教学;2010年02期
10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荟;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朴婷姬;中国朝鲜族与在日朝鲜人社会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5 陈雪;从断裂到弥合—山江纯苗区口传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冶芸;民族政治精英的双重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佳;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对我国朝鲜族小学双语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袁媛;辽宁省朝鲜族儿童音乐教育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文慧;黔东南州苗族的民族认同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范闻霖;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康鸿鹏;当代朝鲜族大学生认同意识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金玲;吉林地区朝鲜族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喻明金;湘西农村地区苗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田京熙;1949年以前黑龙江省朝鲜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邹媛;西双版纳傣族佛爷的生存状态对“和尚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施贵菊;苗族中学生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云奔;李宗权;崔永洙;;黑龙江民族小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教育评论;2008年06期
2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4 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娟;;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贵彬;;清末民初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王美逢;;我国对民族民教育实行的特殊政策[J];中国民族;1986年09期
4 司马义·艾买提;;团结奋斗 继续前进 实现少数民族教育和全国教育的协调发展——在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民族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5 朴勤荣;;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教育经验交流会综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年02期
6 乌兰图克;深刻变化的十年——记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J];中国民族;1989年03期
7 ;尊师重教 省政协颁发第二届边疆、山区少数民族教育特别奖 一百名优秀教师受奖[J];云南教育;1994年04期
8 ;关于召开第三届全国民族教育理论与管理研讨会的通知[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9 黄培永,陆建辉;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步伐——崇左中学力创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10 马维原;宁夏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锐;;黑龙江人消费文化的风格与特征[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田海军;;文化平等视域下蒙古传统体育的文化保护[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魏国忠;董丹;;试论黑龙江地区历史的“特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王希亮;;黑龙江历史文化的特征、启示及几点思考[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张忠学;滕云;魏永霞;王忠波;;水肥耦合技术在黑龙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红梅;;论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模式[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敬荣;;黑龙江边官与清朝晚期边疆经济开发[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王文壮;;论少数民族教育与海南经济发展[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9 王兆t,
本文编号:603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60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