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学校与家庭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00:10

  本文关键词:学校与家庭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 家庭 日常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 影响


【摘要】: 基础教育担负着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任务。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依赖于全方位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重点。对中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研究,就如牵牛抓住了牛鼻子。在影响学生日常行为的诸多矛盾中找到了主要矛盾。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活动环境,父母是学生最密切的朋友.家庭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影响是必须重视的.在形成家庭环境的众多因素中,家长的教养方式最为重要.因此,从家长的教养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家庭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中小学生在德育衔接过程中,实现顺利过渡,尽快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特色,是当前教育实践正在探讨的课题.通过家长、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学校与家庭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现状的调查发现:一、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干预条件,就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重在“日常”,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的共性。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无论年级高低都需要学校教育、班级管理,未成年人的自我约束力有很大的局限,只要干预就有效果,管理出效率。四、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比家庭更加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中小学衔接是关键环节。五、义务教育的校园里高扬着精神文明的主旋律,深沉的低调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少年儿童道德场域建设势在必行。六、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学生是否务工子女或本市子女无关系,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家长的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影响的关系和规律,为学校制定德育措施,实施德育方案,能够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学校育人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关键词】:学校 家庭 日常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31;G78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8
  • 一、问题提出8-9
  • 二、理论基础9-13
  • 三、现状与趋势13-17
  • 四、研究方法17-22
  • (一) 调查问卷17-18
  • (二) 个案研究18-22
  • 五、结果与分析22-35
  • (一) 精心设计干预条件与改变学生不规范行为的关系22-24
  • (二) 少年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与“日常”的关系24-25
  • (三)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班级管理的关系25-26
  • (四) 中小学在衔接过程中日常行为规范与班级管理的关系26-27
  • (五)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与学校和家庭的关系27-30
  • (六)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30-33
  • (七)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家庭教养的关系33-35
  • 六、讨论35-77
  • (一)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主要依赖于班级管理35-39
  • (二)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依赖于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的提高39-45
  • (三) 珍爱生命、自尊自爱贯穿于养成教育的始终45-50
  • (四) 学校道德场域建设是未成年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平台50-62
  • (五) 关于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过程中主体性的凸显62-77
  • 注释77-80
  • 参考文献80-82
  • 附录82-97
  • 后记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守锤,桑标;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691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691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b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