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职业技能培训是一种为学员增进基础技能知识和达到职业能力要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为就业、工作做准备。茶产业是我国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有关的技能培训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本论文结合茶产业所具有的行业特点,针对我国现阶段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现实情况,开展了茶产业技能培训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和教学体系的设计,主要分析结论如下 1、对我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茶产业的发展,对于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现有茶业职业来看,尽管已有评茶员、茶艺师、茶叶加工工、茶园工等4个技能工种,但仍难以涵盖茶产业所需要的技能,尚需要对技能培训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或增设新工种。 2、分析了我国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调查发现,我国现有4个职业工种的需求程度,依次为评茶员、茶艺师、茶叶加工、茶园管理。这些茶业技能工种符合我国茶产业的实际,能够满足大多数茶叶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需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行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能需求,其中茶叶理化检验和茶树植保方面的需求较多,此外,还有关于茶叶营销、茶点制作、茶文化传播和茶叶拼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需求。 3、依据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对其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设计。(1)坚持“面授为主,辅以函授;集中为主,忙闲结合”的培训学习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提高培训的强化效果,并能够为学员解答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难题;(2)按照国家五级至一级职业资格的等级差异,适当调整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课时比例,加强技能的训练;(3)合理选择或组织编写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与教学资料,应以技能为主、兼顾理论、循序渐进、重点突出;(4)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技能熟练、教学经验丰富、服务周到的教师队伍;(5)培训机构必须加强基本教学条件和设施的建设。 4、以培训学员为主要调研对象,分析了现行培训情况和新技能的需求。综合分析调查问卷,提出了将评茶师改为中级评茶师、将茶叶加工工改为茶叶加工员或茶叶制作工等2项工种名称的建议。茶叶理化检验、茶树植保、茶叶营销、茶点制作设计、茶文化传播和茶叶拼配等新的技能知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到现有职业工种的培训课程中(?) 本论文研究,提出了现阶段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化建议,有利于完善茶业职业技能(?)训体系,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为茶产业各领域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培训 技能 茶业 现状 研究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75;F326.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论文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11-12
- 1.1.1 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11-12
- 1.1.2 职业培训是满足我国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12
- 1.2 职业技能培训概述12-16
- 1.2.1 职业技能培训的含义12-13
- 1.2.2 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13-14
- 1.2.3 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14-16
- 1.3 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16-18
- 1.3.1 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16-17
- 1.3.2 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17-18
- 1.4 论文设计内容及研究思路18-19
- 第二章 茶产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19-30
- 2.1 茶产业的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19
- 2.2 茶叶行业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特征19-23
- 2.2.1 茶产业链长20
- 2.2.2 茶文化内涵丰富20-21
- 2.2.3 独特的茶叶加工工艺21-22
- 2.2.4 茶学学科领域广泛22-23
- 2.3 茶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23-30
- 2.3.1 茶叶生产加工技能人才的需求24-26
- 2.3.2 茶叶营销人才的需求26-28
- 2.3.3 茶馆服务业人才的需求28-30
- 第三章 我国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30-36
- 3.1 我国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历程30-31
- 3.2 茶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及运行情况31-32
- 3.3 茶叶职业技能工种的设置32-33
- 3.3.1 评茶员系列32
- 3.3.2 茶艺师系列32-33
- 3.3.3 茶叶加工工系列33
- 3.3.4 茶园工系列33
- 3.4 茶叶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分析33-34
- 3.4.1 培训班33
- 3.4.2 进修班33
- 3.4.3 高级研修班33-34
- 3.4.4 远程教育34
- 3.5 现阶段我国茶业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34-36
- 第四章 茶业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体系的分解设计36-41
- 4.1 培训学习方式和途径的设计36-37
- 4.2 培训工种的内容编排及课时设计37-38
- 4.3 培训教材资料的设置与编写38-39
- 4.4 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39
- 4.5 培训机构的基本教学条件39-41
- 第五章 茶业职业现有工种和新技能需求的学员调研与分析41-48
- 5.1 被调查学员的来源背景分析41-43
- 5.1.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41-42
- 5.1.2 被调查者的单位性质和职位情况42-43
- 5.2 现有职业技能培训工种名称的优化建议43-44
- 5.2.1 评茶员系列43-44
- 5.2.2 茶艺师系列44
- 5.2.3 茶叶加工工系列44
- 5.2.4 茶园工系列44
- 5.3 建议补充的茶业职业技能新内容或增设新工种44-48
- 5.3.1 茶叶理化检验技能45
- 5.3.2 茶园生态防护技能45-46
- 5.3.3 茶叶营销技能46-47
- 5.3.4 茶点制作设计47-48
- 第六章 全文结论48-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作者简历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静;曾俊皓;;浅谈恩施鹤峰茶业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陈立华;;国内首创茶业工商管理硕士(TMBA)高级研修班[J];茶博览;2011年08期
3 杨江帆;;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激励政策研究[J];东南学术;2011年03期
4 刘还枝;;普洱:秘境中的妙曼天堂[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8期
5 居倪萍;周玲;侯艳;刘春丽;;弘扬茶为国饮 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尚娜;孙炎;吴玉震;;云南普洱茶业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及其优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肖玉蓉;;茶叶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行为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陕茶和安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J];茶世界;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根;;我国茶产业经营的宏观分析与思考[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阮逸明;;两岸乌龙茶产业特色及其发展[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初;李建;;抓好特色经济,促进茶产业发展[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程纯;吕峰;张锡友;;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汉中茶产业快速高效协调发展[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桅帆;黄赫鹰;;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桂东茶产业之新举措探讨[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林朝赐;;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拓杞;;序[A];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C];2008年
8 余云珍;;振兴咸安茶业经济的思路和对策[A];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C];2008年
9 施伟文;包文权;张存林;;抓质量品牌拓市场,创优质高效茶产业[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做茶先做人[A];上海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显明上犹县政协副主席;五举措助推上犹茶产业[N];光华时报;2009年
2 记者 李学军;全市茶业经济工作会议召开[N];黄山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伟;大力推进单丛茶产业化[N];潮州日报;2009年
4 伍崇岳;举茶祖大旗 兴湘茶产业[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5 郑清源;婺源茶业经济总量居全省之首[N];上饶日报;2011年
6 胡晓发;黄山区茶产业加速绿色崛起[N];黄山日报;2010年
7 宁德市副市长、蕉城区委书记 陈铭生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宗森;践行“四求先行” 科学发展蕉城茶产业[N];福建日报;2008年
8 胡晓发;黄山区茶业经济逆势而上[N];黄山日报;2009年
9 高麟溢;三十年,中国茶产业重现辉煌[N];中国特产报;2008年
10 记者 周婧;发挥协会更大作用 推进茶业经济发展[N];闽东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祝成;茶产业组织结构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吉田步;贫困地区发展与茶资源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宋春;宋代茶俗与行业经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杨荫;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苏宝财;茶农生产性投资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6 魏志静;明代茶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黄丽玲;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文华;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朱兴正;勐海县茶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申屠姣;杭州市茶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石璞;安徽茶产业竞争力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田芦明;庆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雷兴寿;霞浦县水门乡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杨双旭;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徐良斌;建国以来浙江茶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9 倪雪华;浙江省茶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索罗丹;陕西茶产业的集群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9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69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