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0:09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培训 障碍因素 对策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之主体,其培训与就业已成为关乎其个体生存、发展、尊严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培训是提升个人素质,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路径。然而,政府管理缺位,制度不健全;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欠缺;经济条件欠佳,个体培训行动力不强等因素,阻隔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障碍因素,采取科学对策,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和提供适切的培训,以提高就业能力,进而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培训 障碍因素 对策
【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继续教育研究团队”弱势群体与教育救济研究
【分类号】:G726
【正文快照】: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阐释近几年,农民工群体内出现了代际更替的现象:老一代农民工逐渐返回农村(老一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具有农村户籍而在城镇从事非农工作的人,主要指的是现在常说的60后、70后农民工[1](P12));“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体,开始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俊;崔传义;金三林;;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J];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2 潘素芳;吴文华;石瑾;;农民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丁志宏;;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J];兰州学刊;2009年07期

4 谭明;方翰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提升[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郭静;朱小蔓;;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6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7 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戚泥莲 樊金钢 李天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永安;新生代农民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邓文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丽娟;;社会资本和农民工城市创业——以电视剧《都市外乡人》女主角为个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朱永虹;邵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马小华;;多元化的组织建设:构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在要求[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4 张家宇;;试论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救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王维;朱强;;关于农民工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8 郭根山;刘玉萍;;提高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9 李艳玲;李录堂;;农民工工资剪刀差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10 姜乐军;;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以南通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亮;司金龙;王忠明;;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苏振芳;林俊荣;;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的成因分析及其预测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帮;;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书云;张广宇;;农民工代际差异比较分析及启示建议[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刘学华;;新生代农民工与新兴城市的和谐发展——来自长三角的一个调查与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6 刘建洲;;公民权、阶级形成与农民工问题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倩;;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迁移的理性归因[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吕晓明;;罗尔斯正义论与公平正义价值观的确立[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4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李光宇;农民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7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广宇;成本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田经q,

本文编号:738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38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