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训练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训练研究
【摘要】: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为备战2014年仁川亚运会进行了一年的系统训练后,以89.15米的成绩成功的夺取亚运会的冠军,改写了男子标枪全国纪录以及男子标枪亚洲纪录。通过对他备战亚运会冬训期间的训练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训练的过程,统计有关数据并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寻找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与规律,为其他高水平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参考与借鉴,期待我国标枪水平能走向一个新的高度。研究结果如下:1.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的训练目标明确,阶段划分清楚,训练内容以力量和技术为主,其他素质协调发展,训练手段多样且灵活。2.力量训练以传统力量训练为主,功能性力量为辅。在传统力量训练中,以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为主,力量耐力为辅。训练中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发展主动肌力量的同时重视拮抗肌、协同肌的协调发展。3.在技术训练中对技术动作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注重质量而非数量。4.整个冬训的负荷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都呈现出训练三周调整一周的规律。冬训期的三个阶段,力量负荷总量呈上升趋势,强度与负荷量同升,对机体的刺激深刻。5.周训练计划呈现出两个小循环,在内容、手段等的安排上进行了多方面综合考虑,保证了机体有合理的恢复时间。6.经过一个冬训期的系统训练,赵庆刚不仅在体能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技术方面也改善了之前存在的问题,较好的完成了备战亚运会的冬训任务。
【关键词】:男子标枪 赵庆刚 冬季准备期 训练安排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2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研究背景10-12
- 2 文献综述12-22
- 2.1 关于标枪技术分析的研究12-16
- 2.2 关于标枪训练的研究16-21
- 2.2.1 有关标枪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16-19
- 2.2.2 有关标枪训练安排的研究19-21
- 2.3 关于标枪运动损伤的研究21-22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2-23
- 3.1 研究对象22
- 3.2 研究方法22-23
- 3.2.1 文献资料法22-23
- 3.2.2 跟踪训练法23
- 3.2.3 访谈法23
- 3.2.4 数理统计法23
- 3.2.5 逻辑分析法23
- 4 结果与分析23-54
- 4.1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个人基本情况23-26
- 4.2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年度训练计划26-27
- 4.3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训练安排27-40
- 4.3.1 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的训练目标与任务27-28
- 4.3.2 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的训练内容28-33
- 4.3.3 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的训练方法和手段33-40
- 4.4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训练负荷的统计分析40-48
- 4.4.1 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力量负荷的分析41-45
- 4.4.2 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速度负荷的分析45-46
- 4.4.3 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技术负荷分析46-48
- 4.5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的周训练计划及课训练计划48-52
- 4.5.1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的周训练计划48-49
- 4.5.2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期的课训练计划49-52
- 4.6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备战亚运会冬训效果分析52-54
- 5 结论54-55
- 5.1 结论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1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2 唐国丽,纪占政,刘世华;有效提高标枪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训练组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曲淑华,马树芝,曲言明;对我国掷标枪后备人才最后用力投掷技术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吴雪山;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有关环节运动学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宋广林,闵凡亭;对影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师端木;我国优秀标枪选手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结构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曲淑华;甄文华;;对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李建臣;王永安;;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结束后投掷臂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董海军;张英波;郝勇霞;;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环节特征的运动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老民;曲淑华;沈兆U,
本文编号:1049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4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