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员观看发球和接发球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排球运动员观看发球和接发球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眼动特征排球运动员发球 接发球
【摘要】:排球运动中如何提高发球质量破坏对方一传以及如何判断对方发球,提高本方一传到位率以组织更多的战术进攻成为各位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关注的问题。排球运动的快速多样的变化规律需要运动员在场上更有效的获取有用信息,视觉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采用“专家--新手”模式,使用EyeLink1000眼动仪对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观看不同发球和接发球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观看图片时,高水平运动员选择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低水平运动员;判断正确率高于低水平运动员。观看视频时,高水平运动员选择反应时间比低水平运动员短,但差异不显著;判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低水平运动员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视觉搜索模式优于低水平运动员,表现为:在观看发球图片和视频时,高水平运动员注视点少,眼跳距离小的特点;在观看接发球图片和视频时,高水平运动员注视点少,眼跳距离大的特点。本次实验结果中注视点个数和眼跳距离的数据与之前研究结果相一致,但瞳孔直径结果与之前研究者实验结果不同。在观看图片时,由于信息缺失,三组被试均受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受影响最低,一般水平组和新手组受影响较大。在观看视频时,随着播放速度的减慢,三组被试的判断正确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水平较高的的运动员上升趋势更加显著。
【关键词】:眼动特征排球运动员发球 接发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21
- 1.1 选题依据9
- 1.2 文献综述9-20
- 1.2.1 眼动特征9
- 1.2.2 眼动的基本模式9-11
- 1.2.3 常用眼动指标11-12
- 1.2.4 常用眼动仪器12-13
- 1.2.5 常用眼动实验模式13
- 1.2.6 国外体育运动眼动研究13-16
- 1.2.7 国内体育运动眼动研究16-18
- 1.2.8 国内排球运动的眼动研究18-20
- 1.2.9 眼动实验法存在的问题20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20-21
- 1.3.1 研究目的20
- 1.3.2 研究意义20-21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7
- 2.1 研究对象21
- 2.2 研究方法21-27
- 2.2.1 文献资料法21
- 2.2.2 访谈法21
- 2.2.3 实验法21-25
- 2.2.4 数理统计法25
- 2.2.5 逻辑分析法25-27
- 3 结果与分析27-55
- 3.1 观看发球图片和视频时行为指标统计结果27-32
- 3.1.1 观看发球图片时行为指标结果与分析28-30
- 3.1.2 观看发球视频时行为指标结果与分析30-32
- 3.2 观看发球图片和视频时的眼动指标统计结果32-40
- 3.2.1 观看发球图片时眼动指标结果与分析33-36
- 3.2.2 观看发球视频时眼动指标结果与分析36-38
- 3.2.3 观看发球图片和视频时眼动指标的比较结果与分析38-40
- 3.3 观看接发球图片和视频时的行为指标统计结果40-45
- 3.3.1 观看接发球图片时行为指标结果与分析41-43
- 3.3.2 观看接发球视频时行为指标结果与分析43-45
- 3.4 观看接发球图片和视频时的眼动指标统计结果45-55
- 3.4.1 观看接发球图片时眼动指标结果与分析46-49
- 3.4.2 观看接发球视频时眼动指标结果与分析49-51
- 3.4.3 观看接发球图片和视频时眼动指标的比较结果与分析51-55
- 4 结论与建议55-57
- 4.1 结论55
- 4.1.1 高水平运动员对发球接发球动作结构认知程度高于低水平运动员55
- 4.1.2 高水平运动员视觉搜索模式优于低水平运动员55
- 4.1.3 信息的缺失对不同水平运动员影响不同55
- 4.2 建议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3
- 附录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艺武;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整与控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8期
2 程俊迈;排球运动员的视野测定[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潘志军;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损伤和预防[J];辽宁体育科技;2001年05期
4 于鸿雁,张振华;预防排球运动员腿力训练中的损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5 于红民,王亮清,周荣芬;论排球运动员发球自信心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王保奎;提高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的理论分析及对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王志勤;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效能的评定[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刘立军;提高高校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江海涛;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王丽;谈排球运动员的水营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高级排球运动员专项特殊竞技能力系统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李宁;陈志强;;我国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分析与评价[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李爽;鲁学明;张禹;;多任务追踪下排球运动员不同时段的反应特点[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孟国正;岳晓燕;薛峰;葛春林;;优秀排球运动员大脑结构的磁共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5 华英汇;陈世益;封旭华;;专业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宋为平;李方祥;李伟;胡英琪;;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流行病调查[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张新安;陈佩杰;刘琳;王立丰;;我国高水平残疾人排球运动员竞技动机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陈再勇;;浅析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负荷与手段[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晓全;邹元文;;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萍;翟华楠;;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自我效能结构及水平的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立田邋叶明e,
本文编号:1051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5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