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青奥示范校参与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19:22

  本文关键词:青奥示范校参与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奥会 青奥示范校 青奥文化教育


【摘要】:青奥文化教育活动是第二届南京青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南京青奥会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进程不仅是青奥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回应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在后青奥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诉求。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为工具,对106所示范校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实践状况进行梳理,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研究结果显示:1、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在各示范校都有所体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宣传了青奥,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初步实现学校与青奥的互利双赢。2、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具有互动性和实践性特征。在参与实践中,加深了师生对青奥知识的理解,增进了参与人员的友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进教师更新体育知识观、教学观,促进校领导转换思想,重视体育校本课程建设。3、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政府等多元主体内部及相互之间存在较为复杂利益博弈关系,不同的利益抉择对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效果产生不一样的影响。4、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深度不够,互动有限,缺乏可持续性,教育价值的认识肤浅等。5、深度挖掘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价值,重视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后续活动中,首先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使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广度及深度都得到拓展;其次,营造学生与青少年运动员、体育明星之间互动的平台,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再次,有效衔接赛前、赛中及赛后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安排;另外,还应该注重师资的培训及奥林匹克教育评估体系的建设力度。
【关键词】:青奥会 青奥示范校 青奥文化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6
  • 1.1 选题依据8-9
  • 1.2 研究价值9
  • 1.2.1 理论价值9
  • 1.2.2 实践价值9
  • 1.3 文献综述9-14
  • 1.3.1 关于青奥会发展的研究9-10
  • 1.3.2 关于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10-11
  • 1.3.3 关于青奥会教育价值的研究11-12
  • 1.3.4 关于青奥会与学校的研究12-13
  • 1.3.5 关于青奥示范校文化教育现状的研究13-14
  • 1.4 概念界定14-16
  • 1.4.1 青奥示范校14
  • 1.4.2 青奥文化教育活动14-16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6-20
  • 2.1 研究对象16
  • 2.2 研究方法16-20
  • 2.2.1 文献资料法16
  • 2.2.2 问卷调查法16-19
  • 2.2.3 访谈调查法19
  • 2.2.4 实地考察法19
  • 2.2.5 数理统计法19-20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0-45
  • 3.1 青奥示范校参与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状况20-33
  • 3.1.1 青奥会赛前文化教育活动参与状况20-28
  • 3.1.2 青奥会赛时文化教育活动状况28-32
  • 3.1.3 青奥会赛后文化教育活动的状况32-33
  • 3.2 青奥示范校参与青奥文化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33-35
  • 3.2.1 学校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表面化33
  • 3.2.2 赛时当地青少年与运动员之间缺乏互动33-34
  • 3.2.3 赛后示范校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缺乏可持续性34-35
  • 3.2.4 教师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认知不足35
  • 3.2.5 青奥文化教育活动评估体系不完善35
  • 3.3 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效果分析35-39
  • 3.3.1 学生35-38
  • 3.3.2 教师38
  • 3.3.3 学校领导38-39
  • 3.4 影响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实践效果的多视角分析39-42
  • 3.4.1 学生视角:迫于压力,选择忍受还是坚持39-40
  • 3.4.2 家长视角:追求高分还是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0-41
  • 3.4.3 教师视角: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还是真正为孩子明天着想41
  • 3.4.4 学校视角:示范校只作为一项任务、荣誉,还是学校改革的契机41
  • 3.4.5 政府视角:为了政府的政绩,还是借助青奥会推动学校教育改革41-42
  • 3.5 青奥示范校有序参与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策略探寻42-45
  • 3.5.1 凸显参与主体,缩短参与距离42-43
  • 3.5.2 注重与运动员、体育模范明星的互动43
  • 3.5.3 重视教育的可持续性,做好不同时期青奥文化教育活动的衔接43
  • 3.5.4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奥林匹克素养43-44
  • 3.5.5 建立行之有效的奥林匹克教育评估体系44-45
  • 4 结论与展望45-47
  • 4.1 结论45
  • 4.2 展望与努力方向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附录A: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对学生影响的调查51-53
  • 附录B:关于青奥示范校教师(领导)访谈提纲53-54
  • 附录C:关于学生参与青奥状况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表54-60
  • 附录D:南京青奥会共分4个批次命名106所示范校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成;周丽萍;;南京青奥会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瞿惠芳;曹连众;;新加坡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的审思与南京青奥会的文化自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朱晓军;王树进;张焕志;;新加坡青奥会办赛实践对南京青奥会的启示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06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6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