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及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9 19:30
本文关键词: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及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体适能是我国在最近几年中开始研究的全新理念,其主要是在“健康”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体适能的概念更加的全面,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对个人的体能、生理、形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健康发展进行评价。大学阶段是人体发育的主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内人体的机能也在不断的完善,并且能够对大学生的身体造成终身的影响。随着我国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体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并且随着课改不断的进行深化和完善。网球是目前在我国比较热门的一种高等院校体育选修科目,其以自身的优势和魅力赢得了大部分大学生的亲睐,并成为了他们课余运动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但目前我国针对于网球运动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虽然有一下,但是与体适能结合研究的不多。本文即是网球运动对于大学生身体形态及健康体适能的影响,以期能为大嘘声的网球锻炼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方法:本文采用的是文献回顾分析法、实验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探讨,主要以吉林省吉林大学参与网球活动的在校大学本科学生进行研究,素材共81人,其中男性45人,女性36人。对大学生的身体指标(BMI、WHR等指标)、心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心率、血压等指标)、肌肉指标(背部拉力、手部握力、腿部弹跳力等指标)、肌肉耐性数据(1min内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等次数)、柔韧性指标(肌肉柔韧力、韧带柔韧力等指标)进行了测量、记录和分析。 结果:在各项指标检测过后,本次研究的81位在校大学生在接受测量前后并没有较大的身体形态变化,除女生腰臀比外(P<0.05),各数据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为期6个月的锻炼之后,研究对象的体脂百分数有了明显的降低。在参与锻炼之前,男生研究对象的体脂百分数是在正常范围以上,而女生大多处于体脂过多的情况。但是在经过锻炼之后,男生的体脂百分数已经下降到正常范围内,而女生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同样也进入了正常范围。在身体指标方面,研究对象的肌肉含量、瘦体重均有所增加,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大学生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和体重-脂肪比例均有明显的降低,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学生则没有明显变化,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肌力进行对比分析,在经过锻炼之后研究对象的背部拉力、手部握力以及肌肉的爆发性等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升,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对象的左手手部握力变化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心肺功能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研究对象的MVV、1秒率、VO2max、肺活量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对象在未运动时的心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锻炼后,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其肺通气指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网球运动与肺通气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该运动利于肺通气功能的增强。在对肌肉的爆发力与耐力进行研究时了解到,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相关数据除女生下肢力量变化不明显外(P>0.05),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爆发力的涨幅存在较大的差距,前者的涨幅较为明显,而后者的变化相对较小。研究对象的柔韧性较实验前均未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女性提升程度大于男性。 结论:六个月的网球锻炼能明显的减少女大学生WHR。能使男女大学生的瘦体重明显增强,女生的脂肪量显著的减少。能明显增强男女大学生的背力、右手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及男大学生肌肉爆发力,但男女生在柔韧度方面的改变不明显;能使男女大学生的肺通气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最大摄氧量明显改善。
【关键词】:网球运动 大学生 健康体适能 身体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 前言9-15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5
- 1.3.1 相关概念界定11-12
- 1.3.2 研究现状12-15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5-20
- 2.1 研究对象15
- 2.2 研究方法15-20
- 2.2.1 实验测量法15-18
- 2.2.2 数理统计法18
- 2.2.3 文献资料法18-20
- 3 实验结果20-32
- 3.1 网球锻炼对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20-21
- 3.2 网球锻炼对身体成分指标的影响21-23
- 3.3 网球锻炼对肌肉适能、柔韧适能的影响23-28
- 3.4 参加网球锻炼对心肺功能的影响28-32
- 4 分析讨论32-40
- 4.1 网球球运动对身体形态指标影响的比较与分析32-33
- 4.2 网球运动对身体成分测试指标影响的比较与分析33-35
- 4.3 网球运动对肌肉各项指标的影响35-37
- 4.4 网球运动对柔韧性的影响37
- 4.5 网球运动对心肺功能指标的影响37-40
- 5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卉;网球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关朝阳;王强;傅道华;孟宪林;;中外男子体操运动员单项体适能差异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3 张志武;贾晓强;刘世军;;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球速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蓝荣,张立光,周德书;体育运动领域中“体适能”概念的产生及其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朱征宇;谭冬平;陈祺;;中国竞技网球发展面临瓶颈问题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付常喜;李平;;悬吊训练对男子网球运动员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贾洪洲;刘爱英;;体适能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田俊宁;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申菏勤,张德书,陈广杰;腰臀比与糖尿病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1999年01期
10 李国泰;匡晋梅;;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价值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062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6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