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1:15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研究
【摘要】: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依赖于多种途径和多元化管理,无论其经济绩效还是社会绩效,最终都将由场馆的消费群体来支持。为了有效促进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的良性运营与管理,本研究从消费社会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的结构特征及其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消费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在结构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多数属于中等收入人群,且男性青年为主。这个群体有大学学历的占86.00%,接受过系统的良好教育,能比较深刻的理解所处社会文化和社会规则;他们的职业结构:公职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商人的占比之和为57.10%,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社会地位都处在社会中间层;其拥有的财富完全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且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月收入在7000元及以上的占65.90%。且在这个群体中,男性占75.60%,女性占24.40%;37岁及以下的占84.70%,趋于年轻化。(2)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在消费动机上以健身、缓解压力、丰富业余生活为主。选择体育消费动机是强身健体的占29.10%;其次是选择缓解学习、工作压力的占21.10%。然后是选择丰富业余生活的占19.30%,其他消费动机占比很小。(3)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对于消费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对体育场馆功能需求意向包括体育竞赛、运动训练、休闲娱乐、餐饮购物,分别占14.20%、14.90%、27.60%、13.80%,其他消费意向占比很小。对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要求明显高于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对硬件满意的占44.00%,对服务满意的仅占32.00%。(4)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具备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行为特征。选择旅游、体育这类服务性的消费比例较大,占43.40%;而选择高档用品、车子、房子这些实物消费比例较少,占28.20%;其他选择的占比更少。(5)体育消费项目以球类为主,消费时间相对集中,体育锻炼时间、频率较科学。消费的体育项目中羽毛球项目占20.00%。足球、篮球分别占10.50%、11.30%。体育锻炼的频率多数为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多数选择在下午或者晚上去参加体育锻炼分别占55.47%、38.16%,周末及节假日占比更高,表现更加集中。(6)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参与消费的组织方式相对单一,自身消费时间受到一定限制。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中大部分人没有加入体育组织或社团,一般都是和同事、家人一起去参加体育锻炼,没有稳定的“体育圈子”,其次是他们拥有的闲暇时间并不多,允许他们体育锻炼的时间更少。这两点对于其体育消费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结论与建议:以上研究显示,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社会中等收入人群,男性青年居多;消费目的及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消费项目和消费时间上表现为相对集中的现象,而对于体育消费的服务整体满意度不高;在消费组织上和消费时间上受到一定限制。调整体育服务供给策略,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多引导女性消费群体参与体育消费;深挖体育消费需求,扩大体育消费群体;加强场馆社会体育服务,提高消费群体消费满意度;营造方便、快捷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 公共体育服务 消费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前言9-21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9-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8
- 1.4 相关概念阐述18-20
- 1.5 主要创新点20-21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3
- 2.1 研究对象21
- 2.2 研究方法21-23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3-46
- 3.1 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的结构特征23-28
- 3.2 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28-33
- 3.3 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33-40
- 3.4 重庆市公共体育场馆消费群体的消费环境40-46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46-51
- 4.1 结论46-47
- 4.2 建议47-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资产性质及其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张岩;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性质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4年02期
3 钱伟良,陈斌;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4 郭惠平;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问题的诊断及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12期
5 谢萍萍;陆亨伯;;公共体育场馆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谢萍萍;陆亨伯;;公共体育场馆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4期
7 李梁华;;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6年04期
8 刘丽萍;赵世昌;;论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J];体育世界;2006年12期
9 徐文强;陈元欣;张洪武;王健;;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陆亨伯;陆方U,
本文编号:1063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6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