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源流及基础理论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1:26

  本文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源流及基础理论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 坐功 导引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生产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科学遗产,是总结人类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它所表现的关于气象、物候、农事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推动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可查阅的陈抟二十四节气坐功图是依据《黄帝内经》确立的运气原理发明的气功导引姿势,并与二十四节气相配。陈抟思想的核心是以阴阳交感的观点阐述宇宙万物的生成。二十四节气坐功图融汇了陈抟丰富的理论思想,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的这一特点。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功有行气治病的功效,它属于气功的一种。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可以知道气功直接产生于我国的医疗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是医疗气功和道教气功的典范之作。它既不是散式导引,又不是套路导引,从其源流来看,吸取了行气派气功的呼吸吐纳行气治病以此调身养心这一优势;导引派气功的特点就是依据《黄帝内经》确立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明的气功导引以治疗疾病这是宋元时期导引气功学的典型;陈抟在内丹修炼理论源自道教,其虚无恬淡的个人修为也是道教修炼所追求的,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是融汇了陈抟道教修养思想和方法的综合体现。古人在医疗实践和对自身生命的体验中,发现人的基本生理活动包括气血的运行和阴阳的流注等生命现象,都是与天地四时、日月星辰的变迁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练功时间、经络理论与练功径路、漱咽吞津这三个方面。本文采用查阅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归纳法等方法梳理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历史源流,理清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基础理论构架。通过对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挖掘整理,既是对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术的传承和保护,也丰富了现代大众体育养生方法。本文意在促进中国传统养生术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满足现代社会对不同健身功法的需求,繁荣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坐功 导引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4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4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4
  • 2 相关研究综述14-20
  • 2.1 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研究14-16
  • 2.2 二十四节气与疾病的相关研究16-17
  • 2.3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相关研究17-18
  • 2.4 陈抟的相关研究18-20
  • 3 研究对象、方法与创新20-22
  • 3.1 研究对象20
  • 3.2 研究方法20
  • 3.2.1 文献资料法20
  • 3.2.2 逻辑分析法20
  • 3.2.3 对比归纳法20
  • 3.3 研究的创新20-22
  • 4 相关概念界定22-30
  • 4.1 五运六气22-25
  • 4.1.1 五运的概念22-23
  • 4.1.2 六气的概念23-25
  • 4.1.3 运气结合原理25
  • 4.2 二十四节气25-30
  • 5 结果与分析30-50
  • 5.1.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作者陈抟30-33
  • 5.1.1 陈抟简介30-31
  • 5.1.2 陈抟的思想概述31-33
  • 5.2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源流探析33-39
  • 5.2.1 医疗气功33-35
  • 5.2.2 道教气功35-36
  • 5.2.3 小结36
  • 5.2.4 现存各版本的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36-39
  • 5.3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理论体系39-50
  • 5.3.1 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排序39-40
  • 5.3.2 五运六气与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40-43
  • 5.3.3 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43-44
  • 5.3.4 天人合一整体观44-50
  • 6.结论与建议50-52
  • 6.1 结论50
  • 6.2 建议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好;黄今;方新普;;和谐社会背景下“导引养生功法”的文化传承与价值放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2 胡晓;;陈抟生平事迹述论[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3 王晓倩;王英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我国古代“导引养生功”之理论阐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唐汉良;二十四节气形成的科学道理[J];湖北林业科技;1978年03期

5 王宜峨;略述陈抟道教思想及其影响[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年03期

6 李介眉;;陈抟——卓越的易学家[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0年02期

7 史桂荣;;试论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的关系[J];中医药导报;2011年03期

8 梅晶;;上古节气词的演变及二十四节气名的形成[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乔亚敏;;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与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0期

10 张明亮;代金刚;;适合肝病的导引养生法[J];家庭中医药;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何晨;[N];长治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峰;《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操作还原及其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卢锦彬;道家内丹学研究及其养生价值[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浩;《周易参同契》丹道时间养生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薇;明代高濂运动养生思想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2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12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2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