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U系列男子足球比赛裁判员培养方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阶段我国U系列男子足球比赛裁判员培养方式的研究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实地观察、逻辑分析,将全国男子U系列足球比赛裁判员培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近两年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不同年龄组比赛执法裁判员共211人为调查对象,对U系列裁判的管理、培养过程、自我学习情况以及U系列裁判培养目标、培养形式、学时、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U系列裁判员初次执法年龄相对较大,导致平均年龄较大,裁判后备力量培养的年轻化趋势没有加强。2.国家及会员协会裁委会组织机构不完善,人员配备数量较少,不能很好协调全国及地方裁判管理工作。3.我国基层足球裁判员等级培训执行不严格,培训方式不完善,裁判讲师数量不足,裁判员裁判业务基础能力不够,在裁判教学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等级教学内容。4.裁判员继续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方式不健全且有些省份的裁判员继续培训长期处于停滞状态。5.U系列裁判员培养形式过于单一,且U系列赛区裁判员培训学时较少,培养力度不够;书本类教材种类过少,教学内容中专门的裁判员心理训练内容不够,其他内容存在重复教学现象;赛区考核存在裁判员背试题的情况,理论考核内容不全面;英语考核未列入考核内容体系;针对赛区所培训内容没有增加相对应的测试,以检验学习效果。
【关键词】:足球 裁判员 U系列 培养 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20
- 2.1 有关培养的研究12
- 2.2 足球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2-13
- 2.3 高校裁判员培养13-15
- 2.4 裁判员管理、培养体制的研究15-16
- 2.5 日本足球裁判培养研究16-20
- 2.5.1 裁判、裁判讲师等级体系16-17
- 2.5.2 裁判培养体系17-20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20-22
- 3.1 研究对象20
- 3.2 研究方法20-22
- 3.2.1 文献资料法20
- 3.2.2 专家访谈法20-21
- 3.2.3 问卷调查法21
- 3.2.4 数理统计法21-22
- 3.2.5 实地观察法22
- 3.2.6 逻辑分析法22
- 4 结果与分析22-59
- 4.1 现阶段我国U系列男子足球比赛裁判员管理与成长过程的研究22-49
- 4.1.1 现阶段我国足球裁判管理的研究22-29
- 4.1.2 U系列裁判培养、成长过程相关因素的研究29-43
- 4.1.3 U系列裁判其它相关能力、自我学习与需求的调查研究43-49
- 4.2 现阶段我国U系列男子裁判员培养及存在问题49-56
- 4.2.1 培养目标49
- 4.2.2 培养形式49-50
- 4.2.3 学时50-51
- 4.2.4 教材与教学内容51-53
- 4.2.5 教学方法53-54
- 4.2.6 考核54-56
- 4.3 对现阶段我国U系列男子裁判员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56-59
- 4.3.1 大力培养少年足球裁判员56-57
- 4.3.2 扩大裁判培养范围,增加裁判人口57
- 4.3.3 完善国家协会与会员协会裁委会组织机构体系57
- 4.3.4 完善并严格裁判员等级培训、考核制度57-58
- 4.3.5 完善、加强各等级裁判员的继续培训力度58
- 4.3.6 U系列裁判员应加强并提高自身业务学习的自主性与科学性58
- 4.3.7 完善、拓宽U系列裁判员培养体系58-59
- 5 结论与建议59-61
- 5.1 结论59-60
- 5.2 建议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70
- 附件A65-69
- 附件B69-70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保柱;蔡广;;高校男子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现状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保辉;;简析逼抢技术在我国男子足球比赛中的地位与运用[J];运动;2013年09期
3 张志光;;第六届全运会男子足球决赛射门情况分析[J];体育科研;1988年07期
4 本刊记者;;首届亚洲大学生男子足球锦标赛在同济大学举行[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05期
5 ;全运会男子足球小组赛成绩[J];足球世界;1997年21期
6 黄传兵;潘泰陶;;11~12岁男子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测试方法与测试指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陈宣东;;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成长过程外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赵伟;许在华;;男子足球比赛运动员的运动强度、耗能特征及训练方法解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9 兰保森;侯会生;;我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运动员焦虑水平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10 高广嵩;李玉玲;高娃;陈琛;赵曼;杨应伟;;内蒙古高校男子足球动员体质指数及营养状况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雪琴;陈勇嘉;;我国男子足球运动员某些心理特征的调查及问题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许瑞平;吴猛;;不同群体男子足球运动员的人格特征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张葆欣;席海龙;王芳;文安;;中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席海龙;潘泰陶;王洪武;赵亮;;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调查与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张颖;赵克勇;张立;;U-15男子足球运动员血睾酮与生长激素变化特点及对有氧能力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刘丹;阿里·汉;李树斌;赵刚;尹煜华;高洪波;尚文元;王莱芮;宗培芳;;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机能评价及其训练建议[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席海龙;;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间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缪晖;男子足球筛出八强 两届冠军青岛“阵亡”[N];中国体育报;2003年
2 刘根生;用最大热情做好最周到服务[N];南京日报;2013年
3 求索;体育营销之路J啤酒为何走得异常艰辛[N];经理日报;2009年
4 包波;武汉队夺得男足冠军[N];湖北日报;2007年
5 本报高级编辑 汪大昭;三大球翻身期待求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窦雨佳;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N];中国体育报;2009年
7 本报高级编辑 汪大昭;莫放过学习的好机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刘丹 黄中华;从世界杯看中国足球(上)[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军凯;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位置体能特征及训练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王前进;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战术行为认知水平发展年龄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嘉俊;我国氋中男子足球运动员挫折心理成因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清富;我国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晏;现阶段我国U系列男子足球比赛裁判员培养方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马宁;我国男子足球运动员对规则条文理解与运用的问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侯志涛;中、日、德三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王强;山东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模块式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熙;湖南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8 郭艳琴;武汉地区男子足球运动员体型分析及原型自动生成模型建立[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9 谢宏雷;大连市少儿男子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曲牧;不同海拔高度环境训练模式下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部分机能状态指标的变化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112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1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