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射箭的文化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5 18:25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射箭的文化特色研究
【摘要】:射箭源自于古代人类狩猎以及自卫的需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射箭逐渐演变为一种蕴含着丰富文化韵味、并带有浓重礼仪色彩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射箭的发展状况还是我们判断某一时期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南北割据,政权林立,战乱尤多,为适应战争需要,无论是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北方政权,还是以汉族门阀士人为统治核心的南朝诸国,都十分重视射箭活动的发展与传承。除了政治上的混乱与黑暗,魏晋南北朝又是一个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时代,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为射箭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并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古汉语考释法、归纳法和定性分析法,试图通过对射箭技艺的家族传承、女子射箭、军旅射箭、娱乐射箭以及南北方射箭文化交流,等现象的具体描述与分析,从而总结出魏晋南北朝射箭发展的文化特色及其历史原因。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家族传承是魏晋南北朝射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魏晋南北朝大规模的战乱在北方各割据势力间频繁展开,流民大批南迁,官办学校在混乱的社会环境中难以维系。另一方面,东汉豪族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出现,从而为学术文化在家族中的传承提供了客观条件。由此,家族教育成为射箭文化传承的最主要载体。第二,女子射箭的兴起成为古代体育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虽然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也曾出现过女子射箭的记录,但并没有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女子射箭运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真正出现的女子射箭运动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魏晋南北朝的女子射箭不仅已是当时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第三,魏晋南北朝射箭文化具有南北差异、分流发展的基本特点。在魏晋南北朝长达四个世纪的动荡历史中,北方战事较多,南方相对稳定。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北方的射箭主要为军事斗争服务,南方的射箭更多倾向于娱乐、休闲。从而形成了南北不同方向的射箭文化发展道路。第四,广泛的人口迁徙促进了射箭文化的多元化交流。魏晋南北朝的人口大迁徙,使得在适应新的居住地过程中,人们也将原有的社会风气、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带到了那里,与当地的文化相互学习、相互适应,从而引发了射箭文化的多元化交流。从交流渠道看,有官方交流,也有民间交流;从交流内容看,有军事射箭的交流,也有娱乐射箭的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石江年;;论敦煌壁画中射箭运动的形态流变[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3 段红云;;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发展特点[J];学术探索;2011年04期
4 苏小华;;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战术的新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1190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90775.html